• 強化農業生産環節節約減損

    推進農業節約用種。完善主要糧食作物品種審定標準,突出高産高效、多抗廣適、低損收穫的品種特性,加快選育節種宜機品種。編制推進節種減損機械研發導向目錄,加大先進適用精量播種機等研發推廣力度。整合推廣水稻工廠化集中育秧、玉米單粒精播、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以及種肥同播等關鍵技術。
  • 加強糧食儲存環節減損

    改善糧食産後烘乾條件。將糧食烘乾成套設施裝備納入農機新産品補貼試點範圍,提升烘乾能力。鼓勵産糧大縣推進環保烘乾設施應用,加大綠色熱源烘乾設備推廣力度。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糧食企業、糧食産後服務中心等為農戶提供糧食烘乾服務,烘乾用地用電統一按農用標準管理。
  • 加強糧食運輸環節減損保障

    完善運輸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鐵路專用線、專用碼頭、散糧轉机及配套設施,減少運輸環節糧食損耗。推廣糧食專用散裝運輸車、鐵路散糧車、散裝運輸船、敞頂集裝箱、港口專用裝卸機械和回收設備。加強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發展糧食集裝箱公鐵水多式聯運。
  • 加快推進糧食加工環節節糧減損

    提高糧油加工轉化率。制定修訂小麥粉等口糧、食用油加工標準,完善適度加工標準,合理確定加工精度等指標,引導消費者逐步走出過度追求“精米白麵”的飲食誤區,提高糧油出品率。提升糧食加工行業數字化管理水準。推進麵粉加工設備智慧化改造,推廣低溫升碾米設備,鼓勵應用柔性大米加工設備,引導油料油脂適度加工。發展全穀物産業,啟動“國家全穀物行動計劃”。創新食品加工配送模式,支援餐飲單位充分利用中央廚房,加快主食配送中心和冷鏈配套體系建設。
  • 堅決遏制餐飲消費環節浪費

    加強餐飲行業經營行為管理。完善餐飲行業反食品浪費制度,健全行業標準、服務規範。鼓勵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主動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主動提供“小份菜”、“小份飯”等服務,在功能表或網路餐飲服務平臺的展示頁面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分量、規格或者建議消費人數等資訊。充分發揮媒體、消費者等社會監督作用,鼓勵通過服務熱線反映舉報餐飲服務經營者浪費行為。對餐飲服務經營者食品浪費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