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日期:2024-04-12 10:24    來源: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分享:
字號:        

門頭溝區

陳穎

(一)抓思想,增強學生節糧意識

1.社會實踐活動,感悟糧食來之不易。慧穎班與德育處合作,借助社會大課堂開展插水稻體驗活動。學生通過參與插水稻這一社會實踐活動,親身感受到一粒米的來之不易,進而學會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開展主題班會,端正學生節糧思想。慧穎班將“崇尚節糧 知行合一”主題拋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整體設計。節糧班會開展前,學生分成小組先去調研節糧的意義和方法,收集一些反面事例,在班會課上進行展示並討論,通過熱烈的討論,讓學生認識到節糧的重要意義。慧穎班還通過手抄報、繪畫、知識競賽、演講等形式開展節糧教育,增強學生的節糧意識。

(二)抓行為,促進學生落實光碟

1.開展家醫簽約,促進學生營養均衡。慧穎班借助家醫簽約的契機,邀請健康副校長給學生講解健康飲食相關知識並開展知識競賽等相關活動。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人的身體每天需要的營養有哪些?哪些食物能幫助我們補充哪類營養?營養缺失了會導致什麼疾病?了解這些知識後,學生對照自己的體檢結果搜尋原因,才發現挑食偏食不僅會引起營養不良,也會造成肥胖。從此以後,學生開始重視一日三餐,做到合理膳食、營養搭配,餐飲浪費現象明顯好轉。

2.開展家校社協同,研究總結節糧妙招。慧穎班學生將總結出的節糧妙招運用到日常生活,活動開展一段時間後,家長紛紛反映孩子在家經常叮囑父母:“飯要少做,儘量不剩,避免浪費。”有心的孩子通過抖音、快手小視頻學習剩飯剩菜的再加工方法,這樣做即不浪費,還能滿足口感和味蕾,增添了生活中的樂趣。比如把剩麵條加工成比薩餅,剩饅頭加工成炒疙瘩等等。家長感觸最深的一件事兒就是孩子知道要節約啦!學生自製節糧宣傳海報,定期向社區居民宣傳節糧小妙招,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慧穎班在學校開展的光碟行動中,多次榮獲五星班級。

(三)抓監督,落實光碟行動常態化

慧穎班通過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增設節糧班委、完善節糧管理制度和節糧監督制度等方式來互相監督浪費現象,堅持長期開展節糧活動,落實光碟行動常態化。

如今,慧穎班的孩子越來越健康,“節糧”二字已經深深地浸潤到每一位學生心裏,他們深刻認識到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無論是在學校食堂就餐還是回到家中用餐,慧穎班的學生始終做到吃多少、取多少,不浪費、不奢靡,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批示精神,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努力做一名節糧先鋒,時刻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