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

日期:2024-04-12 10:26    來源: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分享:
字號:        

海淀區 

一、統籌推進形成系統性大管理的工作體系

我單位食堂共有17個,為67家單位提供餐飲保障,日均用餐人數共計6000餘人。作為全區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主管部門,我單位於2012年將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納入區績效考核內容中,2014年將制止餐飲浪費內容納入到績效考核內容中。2022年將反食品浪費工作與績效考核結合,對全區100余家公共機構提出了要求。通過從制定計劃、組織實施、過程監督、結果運用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有序推進。

二、廣泛宣傳引導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海淀模式”

充分利用政務內網及網際網路,精準解讀政策法規,推送措施技巧,介紹經驗做法,開展雲上課堂。在各辦公區餐廳內,張貼宣傳海報,播放宣傳視頻。每年節能周期間,將反食品浪費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宣傳。2022年,我區與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共同舉辦了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該活動被新華網等60余家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總參與人次達到18.7萬人次。通過多角度、全方位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

三、加強監督考核進一步提升工作成效

每月對反食品浪費工作開展定期檢查,發現存在問題,要求立行立改。將反食品浪費與節電、節水、節氣相結合,一併納入區績效考核內容,對未達標的單位在年度考評中扣除相應分數並進行通報。在餐廳殘食回收處及後廚安裝攝像頭,在餐廳安裝電視螢幕,實時播放後廚操作情況和就餐人員殘食傾倒情況,對後廚人員規範操作進行監督,對餐飲浪費人員予以曝光。2023年3月27日-30日,我單位迎接了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開展的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中期抽查評估,受到充分肯定。

四、加強食材管理,食堂雙統一,實現科學節糧減損

對各辦公區食堂實行食材、配送“雙統一”,提高了食材出成率、利用率,促進了餐飲公司間的良性競爭,減少了因口味不佳帶來的剩餐浪費現象。同時完善了財務和出入庫管理制度,進行成本核算,把好食材品質關和價格關。根據用餐人數和規律,精確預估餐食量與原材料採購數量需求,防止因採購過量或存儲不當造成浪費。

五、建立廚余垃圾臺賬、每週統計分析,強化數據的支撐作用

要求17個機關食堂每日將廚余垃圾瀝幹水油後進行稱重、記錄,形成垃圾量臺賬,對廚余垃圾變動原因進行分析。每週對工作進行總結並由節能科匯總後報主任辦公會。同時,定期與廚余垃圾清運單位進行溝通,清運過程中嚴格把關,確保廚余垃圾純凈、統計數據準確,確實發揮廚余垃圾數據及分類品質對反食品浪費工作的支撐作用。

六、打造智慧食堂,實現廚余垃圾就地處理,通過智慧化實現科技賦能

在17個機關食堂使用“海淀機關食堂”APP。該系統可實現菜品提前預知、菜品點評、就餐人員管理及大數據分析、線上充值等功能,實時掌握用餐人數,精準備餐。通過大家對菜品的點評,加強對餐飲需求的分析研判,優化調整菜品結構和菜肴口味,把握食材採購量,真正實現“數在轉、雲在算、人在幹”,從源頭上減少浪費。在兩個辦公區試點建設了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實現了廚余垃圾100%就地化處理,推進了垃圾資源化利用,做到反食品浪費工作源頭減量與末端處置協同推進。

通過以上做法,我單位廚余垃圾量下降了20%,充分發揮黨政機關的示範帶頭作用。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