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概況
平谷區隸屬北京市,位於北京市的東北部,西距北京市區70公里,東距天津市區90公里,是連接兩大城市的紐帶。地理坐標為116°55′E~117°24′E,40°1′N~40°22′N。南與河北省三河市為鄰,北與北京市密雲區接壤,西與北京市順義區接界,東南與天津市薊州區、東北與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毗連。平谷區是北京市生態涵養區之一,總面積948.24平方公里,下轄2個街道、16個鄉鎮和272個行政村。
2024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5.5萬人,較上年減少0.1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1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5.6%。其中,城鎮人口28.3萬人,佔比為62.2%。
在經濟增長方面,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570.5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7.3億元,增長3.1%;第二産業增加值99.2億元,增長3.3%;第三産業增加值453.9億元,增長5.8%。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平谷區位於北京市的東北部,西距北京市區70公里,東距天津市區90公里,是連接兩大城市的紐帶。地理坐標為116°55′E~117°24′E,40°1′N~40°22′N。南與河北省三河市為鄰,北與北京市密雲區接壤,西與北京市順義區接界,東南與天津市薊州區、東北與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毗連。
地形地貌:平谷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南北三面環山,山前呈環帶狀淺山丘陵。中部、南部為衝擊、洪積平原。山區半山區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有17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中低山區佔北京市山地面積的4.5%,是林果的發展基地。
水文:平谷區屬海河流域北三河水系,境內有河流32條,泃河是境內最長河流,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於平谷區金海湖地區羅漢石村入平谷區境,於東高村鎮南宅村出境入三河市,泃河在平谷區境內長54.15公里。其他河流均為泃河支流,其中洳河系泃河最大支流,發源於平谷區鎮羅營鎮玻璃臺村,於馬昌營鎮前芮營村匯入泃河,總長53.53公里。
氣候:平谷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為11.7℃,1月最冷,平均氣溫為-5.4℃,7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6.1℃。年降水量為629.4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為453.0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72%。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19.0小時。
自然資源
礦産資源:已知金屬礦和非金屬礦等礦産資源有20余種。已探明儲量58處。有礦床、礦點、礦化點79處,其中初步勘查6處,詳細勘查4處,普查13處,礦點檢查56處。列入國家礦産儲量平衡表的21處。鎮羅營的花崗岩,儲量3000多萬立方米,國家建材部門命名為“平谷紅”。
農業資源:平谷區是北京市農業大區,農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佔有較大的比重。
“平谷大桃”、“北寨紅杏”、茅山後“佛見喜梨”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四座樓麻核桃生産系統納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平谷區現有大桃面積22萬畝,平谷擁有大桃品種200多個,白桃、蟠桃、油桃、黃桃四大系列,主栽品種40余個,平谷大桃採取露地栽培和溫室栽培兩種方式,設施桃與露地早中晚熟相對接,使平谷區從3月底至10月底均有鮮桃上市,實現了三季有鮮桃。
上宅文化陳列館是我國第一所以考古學文化命名的博物館,也是北京地區第一座新石器文化陳列館。1987年10月上宅文化陳列館破土動工,1989年9月27日作為向國慶四十周年獻禮項目對外展出。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