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非遺之丫髻山廟會、黑水灣淘金習俗、平谷調

日期:2022-06-21 16:00    來源:平谷區政務服務管理局

分享:
字號:        

丫髻山廟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丫髻山廟會是以平谷區劉家店鎮道教勝地丫髻山為依托和載體,以碧霞元君信仰為核心和引導的傳統民俗活動,始於明嘉靖時期,于明、清、民國時期達到鼎盛。明代以農曆四月十八為進香正日,會期5天;清初,廟會改為四月初一至十八,廟會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道教的碧霞元君是丫髻山供奉的主神,廟會吸引多地民眾和民間花會、香會等前來趕廟朝山。廟會期間,有多檔花會表演和傳統祈福儀式,現有以萬莊子花會為代表的傳統花會100余檔。丫髻山廟會在華北地區影響很大,輻射區域涉及京津冀、蒙、遼等地區。

黑水灣淘金習俗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平谷區金海湖鎮黑水灣淘金習俗,最初以傳統淘金技藝為表現形式,後經歷史發展,涵蓋淘金生産習俗,淘金生活習俗以及與淘金相關的傳説、故事等口頭文學。

黑水灣村淘金始於清末民初至西元2003年,歷經“民採”“國礦”“集體”“個人”和“封硐後”五個歷史階段。它以群體傳承為主要特徵,並對周邊群眾生活産生廣泛影響。 

平谷調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平谷調,又稱“平谷大鼓”。由平谷鼓書藝人王憲章創建於1880年左右。在其傳播過程中,曾出現過“鐵板大鼓”、“落腔調”、“樂亭大鼓”、“鐵片大鼓 ”等稱謂,根據唱法不同,又有“小口平谷大鼓”,“大口平谷大鼓”之分。

平谷調主要流傳和影響區域包括北京、天津、遼寧等地。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