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策解读 > 政策问答 > 高中新会考 一年可两考
考试科目都有哪些?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合格性考试范围。全市统一组织合格性考试9门: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区组织合格性考试4门: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要求为依据。

两次会考分别安排在什么时间?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1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
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
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体育与健康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
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考试方式是怎样的?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依据学生平时表现和综合测评确定成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合格性考试依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确定成绩。

考试成绩如何呈现?

(一)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卷面成绩60分(含)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二)学生参加统一高考,其语文、数学、外语成绩达到60分可认定相应科目合格。
(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13门科目全部达到合格水平后,可颁发《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证》。高中离校2年内参加合格性考试合格后可补发《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证》。
职技类和社会类考生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9门合格性考试达到合格水平后,可颁发《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证》,证书上注明“职技类”或“社会类”字样。合格性考试统考9门科目达到合格水平是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
(四)外省转入我市的高中学生,可持转出省份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出具的考试成绩证明,向北京教育考试院申请相应科目成绩合格认定。
(五)学生所有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

目前高二、高三的学生也按照新办法组织考试吗?

2017级高一学生起适用本办法,目前在校的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会考仍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京教基〔2007〕35号)、《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有关工作的通知(试行)》(京考会考〔2008〕3号)及相关文件执行。原高中会考政策执行至2019年6月30日止,在2019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后仍有科目未通过的考生,如需再考,可参加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