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青年干部对党忠诚教育,深化京津冀地震青年交流合作,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以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大震之问”为引领,北京市地震局联合天津市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赴唐山开展“身临地震遗址 求索大震之问”京津冀青年交流互鉴活动。来自三地的地震青年代表通过实地考察、专题研讨等形式,共同探寻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的青年答案。
铭记历史,在遗址中感悟抗震精神。活动首日,青年们先后参观了唐山抗震纪念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原十中地震遗址和地震计量检测场。在抗震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照片、一尊尊复原蜡像,生动再现了唐山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壮举。在原十中遗址,地表撕裂、管道错动、树木移位的痕迹历经49年依然清晰可见,无声诉说着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
“这些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生动的课堂。”一位青年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在唐山地震计量检测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GNSS基准站运维情况,让青年们对现代地震监测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求索未来,在研讨中碰撞智慧火花。研讨会上,青年分享了参与土耳其7.8级地震和西藏定日6.8级地震应急科考的成果。深入震区,运用遥感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支持,展现了地震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担当。
随后,与会青年围绕完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地震监测装备信息化管理、防震减灾科普IP建设、基层台站融入“大安全、大应急”工作框架,基层团组织建设等进行研讨交流,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地震青年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赓续薪火,在奋进中展现青年担当。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深化了三地青年在地震监测预警、震灾风险防治等领域的共识,更为京津冀防震减灾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年们一致表示,抗震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地震工作者砥砺前行,面对新时代赋予的地震青年新使命,努力将抗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未来,三地将持续搭建青年交流平台,共同筑牢地震安全防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