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升青年干警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近日,市二中院举办“书香法韵”青年主题活动。活动采取参观清华大学校史馆、校园红色景点打卡、经验分享与读书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引导青年干警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寻访历史足迹 赓续红色基因
活动首站,青年干警们走进清华大学校史馆,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和实物展品,深入了解清华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传承。随后,在青年张彦堃的带领和讲解下,前往校园内的红色文化地标,在清华大学校团委小红楼、西南联大纪念碑、英烈纪念碑、“三一八”断碑等红色景点驻足,学习英烈前辈的奋斗故事。张彦堃现场介绍了“三·一八”惨案中清华学子的英勇事迹,阐述了闻一多先生“最后的演讲”背后的家国大义。全体干警被革命先辈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深深打动。最后,青年干警在闻一多雕像前重温入团誓词。
共话团建经验 激发创新活力
在团支部书记经验分享会上,立案庭周珍、民二庭梁辰、行政庭徐蕾、执一庭杨康华等4名优秀团支书聚焦基层团组织建设,以如何争取党支部的支持指导、创新开展青年活动、调动发挥青年积极性为切入点,分享了创新工作案例。现场讨论热烈,与会团干部围绕如何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团建质效展开头脑风暴,碰撞出多项可行性方案。
书香浸润心灵 法治滋养成长
读书分享会环节以书为媒,架起思想碰撞的桥梁。4名青年干警围绕红色精神赓续、法治文化传承与青年使命担当,荐读《乡土中国》《1937,延安对话》《吾家吾国》《为什么是中国》等书目,并结合司法实践和本职工作畅谈感悟。刑一庭唐麟以《乡土中国》为引,结合扫黑除恶一线经历,分析如何发挥中国本土的法治资源优势;民三庭薛瑞结合《1937,延安对话》中延安时期的民主实践,延伸当代司法为民理念;审监庭张力壬借《吾家吾国》里大师们的家国情怀,串联起“匠心精神与司法事业传承”;审管办张睿通过《为什么是中国》回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阐释“历史视角下的司法担当”。青年干警们探讨了司法实践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思考,分享者金句频出,听众互动踊跃,吸引游人频频驻足。
活动结束后,干警们纷纷表示,此次主题活动以“书香”为媒、以“法韵”为魂,通过多元形式引导青年在学思践悟中成长,既是一次思想的“充电”,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炼”。
市二中院将持续打造“书香法韵”青年学习品牌,围绕政治引领、业务提升、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培养,持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全院青年沐浴在书香机关的浓厚氛围中,在思想上有提升、在业务上有进步,为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