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市直机关团组织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强化组织建设,突出工作重点,围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主法治、社会服务等重要领域,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团建品牌项目。市直机关团工委现陆续推出各单位团建品牌,供大家学习借鉴交流。
本期推送市三中院“声动司睿”案例文化宣讲品牌项目。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三中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成立的首个中级人民法院,广大青年干警始终坚持忠诚为民、守正创新、团结奋进、勇争一流,全力以赴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青年志愿服务品牌获“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市三中院机关团委被认定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在北京市机关第六届青年技能大赛中获奖8项并获“最佳组织奖”。
讲述司法动人瞬间,传播青年法治声音。市三中院机关团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院党组、机关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于2022年建立了青年理论学习实践平台“马克思主义读书班”并启动“声动司睿”(“司睿”谐音自市三中院“三”的英文“THREE”)案例文化宣讲项目,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岗位,通过“理论+百姓+宣讲”,用喜闻乐见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言、细微温暖的情节,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入千家万户、走进机关企业、走到乡村校园,不断释放推动基层治理、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法治精神的更大效能。
一是“声”聚人心,同学共悟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地生根。理论是推动实践的指南,如何讲“好故事”,市三中院青年干警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前往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深刻领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指示要求,到怀柔科学城实地感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动力,更深一层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实践是理论深化的养料,如何“讲好”故事,青年干警从为民司法、实质解纷的点滴出发,运用视频回顾、场景重现等多种方式,用“有意思”的语言讲述“有意义”的青年法治故事,成为了广大团员青年更进一步“解法结又解心结”的教育引领,“声动司睿”实现了理论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二是“声”应民意,同题共答让群众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聚焦法治建设、社会治理、“每月一题”等工作重点,宣讲干警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审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力以赴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从群众点赞肯定中强化初心使命,真情流露逐梦法治青春、服务法治建设的担当作为。“声动司睿”讲述的多个案例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隐形加班”案获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年度十大案件”,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提案获评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我为改革献一策”B类第一名,融合宣讲案例推出的《数字案例精选与实务研究》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布推介,预付费消费纠纷案件等新闻通报会在多家媒体直播报道。
三是“声”入万家,同力共举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在“声动司睿”活动中,市三中院协同天津一中院、河北廊坊中院,讲述三地法院在落实“高质量司法、高效能协作、高水平服务”中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市司法局、市规自委、通州法院携手,共享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有效经验;依托“社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宣讲干警将案例文化送到“村委会”“家门口”;与高校机关团委合作共建,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思政课”……市三中院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产品的同时,通过案例文化宣讲把审判背后的法治意义落实好、阐释好、宣传好,“声动司睿”活动收获群众广泛好评,经验做法在《法治日报》《北京法官》等媒体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