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落实市高级法院党组、机关党委关于加强青年理论武装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4月23日市高级法院组织“京法青年说”世界读书日主题分享活动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组活动。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李旭辉,组宣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吴勇辉,执行二庭党支部书记、庭长史德海,机关工会专职副主席王玉良,司法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马劲松和申诉审查庭副庭长陈丰出席活动。相关处室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青年代表在场聆听。
活动伊始,马劲松主任致欢迎辞。她细致介绍了图书馆的历史沿革、馆藏图书以及镇馆之宝,重点释明了“理论学习读书区”“电子书阅读器”等功能区作用,并表示将充分发挥图书馆特色文化阵地功能,为建设书香机关、学习机关提供基础保障和软件支撑,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分享活动由组宣处党支部宣传委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长史江伟主持。
在探求阅读之道环节,组宣处赵艳艳以“做主动阅读的读书人”为题分享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收获和感悟,从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入手,通过将书中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层层递进讲解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的读书方式,深入浅出地讲明了高效阅读思考的要义和方法。
在汲取精神力量环节,申诉审查庭高鹏围绕对《习近平用典》的学习感悟和思考,追溯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典故故事,并结合网上信访工作,提出学习的现实意义就是要立足岗位想方设法“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司法事务中心郑好声情并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梁家河的乡亲们筑堤修坝的故事,动情分享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予青年的精神力量,表示要继续发扬司法事务中心默默无闻、吃苦奉献的优良传统,做好爱的传递与贴心的服务。
机关工会赵祥向青年干警荐书《坐标——劳动者的足迹与荣光》,并以北京法院劳模刘黎为切入点,讲述了北京市各行各业劳模的鲜活事迹,号召青年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法院强音。
执行二庭熊诗岚将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娓娓道来,分享了在阅读《筚路维艰》中得到的启发,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表达了青年人要勇担时代重任,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行装处董大彬从哲学和法学的关系入手,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厘清了《中国哲学简史》的主旨要义,指出青年人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立足解决问题“改造世界”、依靠人民群众共同进步,以哲学涵养崇高理想,用实干谱写青春篇章。
参加活动的青年聚焦活动主题、结合聆听感悟、立足工作实践,就持续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干事创业本领、激发成长成才动力,为首都法院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等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和精彩互动。其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更加奋发有为地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随后,李旭辉主任在“循环读书活动”环节为青年干警赠书,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充分肯定。
李旭辉主任强调,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推进,集中读书班刚刚结束,更需要吸收和转化好本次读书分享会激发出的思想活力、智慧启发和前行动力,落实好主题教育后续安排,立足岗位干出新业绩。
一是胸怀“国之大者”找准政治坐标,学出内心的“信仰”。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势头发展起来,把可复制和可推广的“青年学习模式”搭建起来,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奋进坐标,突出青年的“优势”。青年开展理论学习要增强问题意识,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持续开展全院性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组活动,让青年理论学习成为开展主题教育的有益探索、重要实践和特色抓手。
三是聚焦凝聚力量找准价值坐标,品出文化的“味道”。青年干警要把阅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相关部门要在加强全院文化建设、丰富干警精神生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凝聚起同心同德推动首都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量。
四是逐浪时代大潮找准发展坐标,干出法治的“亮点”。青年干警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素质转化为能力,鼓足干劲、拼出闯劲、砥砺韧劲,为首都法院工作实现现代化贡献青年之智、青年之力、青年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