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北京實際 如何用村莊規劃更好指導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25-02-28 16:00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浚:大家知道,我市鄉村地域廣闊、地理環境各異、特色資源豐富,擁有美麗的自然山水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按照我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鄉鎮規劃指導村莊規劃編制,但村莊規劃不是對鄉鎮規劃的簡單傳導。而且,也不能用傳統的城市規劃方法去管理農村,不能用統一規劃技術標準代替解決鄉村治理過程中實際出現的各類問題,也不能用規劃師理想代替農民自己的意願。
村莊規劃必須以農民為主體,以實用為導向,要從圖紙上的規劃變為真正從農民心里長出來的規劃,要把村莊規劃深深植入到廣闊美麗的農村大地上,要把村莊規劃實實在在融入到首都鄉村治理和首都鄉村振興的偉大進程當中。
北京上一輪村莊規劃始於2017年。結合當前的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我市組織編制了全市2900多個村莊規劃編制,基本實現了村莊規劃的“應編盡編”。按照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自然資源部2024年1號文件要求,不盲目追求規劃編制“全覆蓋”,不要求編制工作進度“齊步走”和成果深度“一刀切”。
因此我市要充分用好已有的工作成果,村莊規劃不需再重復編制。
如何用好已有的村莊規劃成果,2024年6月,我們已經出臺了《關於推動鄉村地區空間規劃管理全覆蓋 服務首都鄉村振興和高品質發展的通知》(京規自發〔2024〕145號),明確提出了村莊規劃要與2017年新總規批復以來各級各類新編規劃做好銜接的工作要求。我們鼓勵各區結合在編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對原有的村莊規劃進行評估套合和完善,確保村莊規劃符合“三區三線”、自然災害風險防控線、歷史文化保護線等新的底線的管控要求,並與所在區域大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原有規劃成果評估套合併完善後,經原審批機關批准可繼續沿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先解決村莊規劃“有沒有”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我們按照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倡導的關於加強“通則式”管理的有關要求,鼓勵各區結合實際需要進一步統籌研究制定村莊風貌特色、安全韌性、公共服務設施和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等專項規劃或專項研究,轉化為“通則式”管理規定,重點加強功能完善、結構優化、系統重塑、特色彰顯、品質提升等方面的規劃引導,統籌運用“村莊規劃”和“通則管理”兩種方式,對原有村莊規劃進行優化完善和整體提升,再逐步解決村莊規劃“好不好”的問題。比如門頭溝區制定了“詩畫鄉村”村莊漸進式有機更新的村莊專項規劃,昌平區研究制定了鄉村地區公益類設施統一建設標準,平谷區制定了“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設計與實施指導意見,這些探索與實踐都為我們不斷深化鄉村規劃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和借鑒。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各區積極開展探索實踐,結合“百千工程”的建設,爭取能夠涌現出更多示範案例,推動更多鄉村振興創新實踐在首都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為此,我們願意與大家共同努力,謝謝大家。
閱讀全部
我來説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