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歡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北京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新聞發佈會。
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機器人産業聚集地,引領機器人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打造世界人形機器人“一會一賽”活動,其中“一賽”就是指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今天,我們的發佈會專門邀請了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圍繞此次活動向大家作介紹,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李全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劉維亮
下面,有請北京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全介紹2025年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資訊、籌備進展和人形機器人産業高品質發展情況。
-
嘉賓
李全: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跟大家介紹一下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的有關情況。
作為北京唯一的國家級經開區,北京亦莊是世界機器人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和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城一區”主平臺,我們始終致力於推動機器人産業的創新和發展。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具身智慧機器人産業新城,實施《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球一流具身智慧機器人産業新城行動計劃》,分兩階段推進,到2026年實現十大應用場景全覆蓋、聚集百家創新企業、匯聚千名高端人才及萬台級量産能力;2030年構建“全鏈佈局、全棧自主”的創新生態體系,確立中國戰略支撐地、技術策源地及産業主陣地的地位。當前已形成了四大顯著優勢:
一是産業鏈完整覆蓋。形成“核心零部件+人形、工業、特種、醫療、特種和醫療機器人”——“1+6”産業體系,基本覆蓋核心零部件、整機到應用場景的機器人全産業鏈。目前已擁有優必選、小米等機器人企業百餘家,産值上百億,産業規模約佔全市50%,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實現了全球首個全尺寸純電驅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和室外百級臺階攀登。
二是生態體系健全完善,依託“一個園區、一批平臺、一個中心、一隻基金、一群人才”——“五個一”工作機制,打造全市首個類人機器人未來産業育新基地和機器人柔性敏捷製造平臺、國家機器人檢測評定中心平臺和標桿機器人孵化器,建設全市首家全品類機器人展示中心,十年沉澱世界機器人大會推動技術創新與産業合作。
三是應用場景開放多元。圍繞“機器人+”在高端製造、教育教學、園林水域、産業園區、商業服務等重要領域,形成了九大應用場景,釋放超萬個機器人崗位,近50億元採購需求。
四是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賦能。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制定實施了“專精特新”、國高新、人才等專項政策,設立覆蓋孵化到發展階段的百億政府引導基金,構建覆蓋全面、分層分級的普惠性政策體系。
去年的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賽,人形機器人“天工”就在起點為選手“加油打氣”,還與參賽選手一同衝過終點,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成為賽事的一大亮點,在為賽事增添科技感和趣味性的同時,展示了北京亦莊在體育科技領域的雄厚實力,成為“場景新城”北京亦莊加速構建全國機器人産業高地、打造全域人工智慧之城的生動注腳。
為進一步優化機器人産業生態,北京亦莊重點打造了機器人“大會+賽事+系列活動”矩陣,形成“高端、高頻、高效”的機器人産業交流高地。我們計劃在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賽同期舉辦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邀請全球機器人企業、科研院所、機器人俱樂部、高校等創新主體的人形機器人參賽,人形機器人與人一起全程參加21.0975公里的半馬比賽。
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的賽事安排和籌備進展。
去年11月11日,“人形機器人馬拉松徵集令”在北京亦莊發佈,得到了全國各省市機器人企業的廣泛關注,目前全國多家賽隊有意參賽,並在緊鑼密鼓地測試與訓練。
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由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賽事主題為“亦馬當先,智領未來”,於2025年4月13日7點30分鳴槍起跑。賽事報名時間為2025年3月5日10時至3月11日17時。機器人參賽隊報名通道在馬拉馬拉APP。
此次參賽的機器人要求具備人形外觀、可以實現雙足行走或奔跑等動作,不能是輪式結構。在控制方式方面,可以是手動遙控(包含半自主),也可以是完全自主的控制方式;參賽團隊須確保機器人不會對賽道、其他參賽機器人和周邊人員造成損害,必須遵守賽事包括比賽線路、賽事規則以及任何特定的技術要求等規則,同時,為了打造賽事的科技氛圍,賽前起跑儀式將由機器人主持,並在賽後設置機器人大秀場和互動體驗等一系列活動。
2025年4月,北京網紅打卡地泡桐大道花開正盛,通明湖公園也煥新歸來。今年我們將打造最美馬拉松路線,起終點不變,起點位於南海子公園一期南廣場,終點位於國家信創園。
從南海子公園南環路出發,機器人和選手們將圍繞南海子公園暢跑,感受“燕京十景”之一的南囿秋風在春季的別樣風光;跑過文昌大道,感受中芯國際、北方華創等積體電路企業的風采,穿過榮華路來到宏達路、永昌路,途經北京亦莊第一批落戶企業資生堂、SMC、拜耳、可口可樂,沿着榮昌東街一路跑向路東區,感受京東方、京東、GE等龍頭企業的創新文化,最終來到國家信創園。沿途中不僅跑過了區內重點企業,還跑過了北京亦莊最新地標性建築文博大橋,穿過最具夢幻的泡桐大道,充分領略“一城花海,兩側紫韻”的風景,盡覽北京亦莊的經典地標和自然人文景觀。
本次賽事中採取機器人和運動員“同步報名、同一賽道、同時起跑”的原則,人形機器人將與運動員在起點同時鳴槍起跑,為確保人機安全,全程採用鐵馬隔離或綠化帶隔離的方式,機器人將與運動員共跑同一路線,但有單獨賽道。為確保更多機器人能順利完賽,經過對人形機器人當前研發進展的研判後,將機器人比賽的關門時間設置為3小時30分鐘左右。比賽過程中,可以更換電池;也可通過更換機器人,以接力形式參加全程比賽。依據比賽過程中完賽時間、機器人更換次數進行綜合評價,比賽過程中更換機器人每次罰時10分鐘。
本次賽事設置了冠亞季軍,獎金分別為5000、4000、3000元,另外還設置了完賽獎、最優耐力獎、最佳人氣獎、最佳步態獎、最佳形態創意獎等系列獎項,同時準備了豐厚的科技創新研發獎勵,以表達對人形機器人研發團隊創新突破的認可與讚賞。
為確保更好的參賽體驗,北京亦莊將竭盡全力做好場地測試、安全保障、應急救援等人形機器人參賽隊伍的保障工作。活動期間,北京亦莊組織機器人起跑儀式及閉幕機器人秀等形式充分展示企業技術成果,還將組織投融資對接會、科技行等豐富多彩的産業交流配套活動,促進技術交流,加強投資對接和推動應用落地,共同啟動人形機器人産業發展的“馬拉松”。
下面,再向大家介紹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的有關情況。
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正式升級為中國田協AI級賽事,報名時間、路線與人形機器人保持一致,公眾報名平臺為馬拉馬拉APP、數字心動APP、京東輕盈咔小程式,採取先抽籤、後繳費的模式,中簽預計公佈時間為2025年3月下旬,繳費開放時間將在中簽結果公佈後另行通知。
為給選手提供更好更安全的賽道體驗,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將根據選手的過往參賽成績分為精英選手和A、B、C三個區,採用分槍起跑的方式。按照中國田協最新要求,男女前三名獎金分別為5000、4000、3000元,同時設置中國籍選手名次獎金和破賽會紀錄獎,打破亦莊半馬賽會紀錄的男、女第一名選手將獲得2萬元獎勵。此次參賽運動員的半馬賽事關門時間不變,為3小時10分。
在此,我們誠摯邀請全球參賽運動員和人形機器人來到北京亦莊,參加這場盛會。我們堅信,每一個參賽運動員和團隊的參與將為賽事注入多元活力與創新靈感,讓這場馬拉松賽事綻放出別樣光彩。
2025年4月13日,期待與你相約大都東南,一起跑進科技創新的春天!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李全先生的介紹。
下面,有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維亮介紹北京市機器人發展現狀有關情況。
-
嘉賓
劉維亮: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謹代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向多年來支援和關心機器人産業發展的媒體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去年8月,李強總理參觀調研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時指出,要深刻把握機器人發展未來趨勢和重大機遇,大力推動機器人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面對國內外新形勢、新變化,我市全面落實國家戰略規劃,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優勢,在支援機器人科技産業創新、拓展場景應用、加強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援,聚集了一批國內頂尖的機器人研究院所,擁有一流的産業標準和服務平臺,有效推動人形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精密減速器等一批高端化智慧化産品的發展,成為全國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創新和産業聚集地。具體來看:
一是科技創新加速突破。人工智慧大模型、多源資訊感知、人機自然交互等前沿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機器人加速向高階智慧化躍遷。人形機器人創新産品不斷涌現,運動能力和智慧化水準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迭代速度。去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推動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圍繞通用機器人母平臺“天工”和多能具身智慧體平臺“開物”兩大核心任務開展攻堅,目前其自研人形機器人已實現雪地等複雜地形快速通行和百級以上大高差臺階的持續攀登,峰值速度突破12公里/小時,運動控制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二是場景應用加速拓展。通過實施“百種創新産品、百個應用場景”的“雙百工程”,我市已推動78種創新産品在93種應用場景內實現應用。“機器人+園林”場景中,在玉淵潭公園設立園林機器人工作站,經過半年多的産品迭代試用,已形成覆蓋清掃、消殺、巡檢等常用需求的(初步)解決方案。“機器人+製造”場景中,我市機器人産品已實現在3C智慧工廠中操作更換鋼網、在航空航太領域高效裝配多品種、小批量産品。“機器人+醫療”場景中,結合我市醫院的實際需求,廣泛徵集機器人産品,以安貞醫院為示範試點,組織多家手術機器人産品裝機試用。“機器人+教育”場景中,已在7所中小學部署應用20余臺輔助教育機器人,實現課堂助教、課文領讀、多語對話、多媒體設備管理等功能,展現了創新産品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的潛力。
三是要素保障加速落實。首創機器人未定型創新産品首試首用獎勵政策,兩批次獎勵政策累計支援38個企業78款創新産品在商用服務、製造業、建築、商貿物流、安全應急、能源、農業、醫療等8個領域25類場景首試首用,迭代升級。設立百億級機器人産業發展基金,發揮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作用,培育産業龍頭企業,健全機器人産業鏈佈局。建設“一南一北”兩個機器人園區,為機器人企業提供研發、製造、測試、應用和展示空間,加速産業集聚發展。建設了共用加工中心,提升精密、快速、專業、協同的加工能力,縮短新産品的研發和樣品的試製周期,補全加工配套短板,全面提升京津冀地區産業配套的服務能力。
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及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是與世界機器人大會一脈相承的重要載體平臺。今年4月,我市將率先舉辦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並於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前夕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機器人運動會將以人形機器人參賽為主,設置田徑、足球、自由體操、應用場景等近20個賽項,充分展示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能、智慧交互以及場景應用等方面的技術進步和能力提升。
“一會一賽”作為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體育競技的高水準舞臺,將加速人形機器人技術突破、産品迭代和落地應用,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及相關創新産品更好地助力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人類。歡迎廣大機器人企業、高校團隊、愛好者參與到我們的賽事中散發光芒、展示風采。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升産業基礎能力。系統推動核心零部件、軟體與整機企業聯合攻關,強化技術試驗驗證,加強産學研用聯合創新,加快解決零部件、軟體“從有到優”的問題。加快推進人形機器人可靠性、一致性、使用安全、性能評價等共性技術研究,並加強標準和檢測能力建設。
二是加速規模化應用進程。深耕行業應用,遴選發佈一批應用成效顯著的機器人産品和場景,加強宣傳推廣,促進産品迭代,拓展更多用戶服務場景,持續推動“雙百工程”建設。拓展新興應用,對於有市場需求但缺乏有效産品的領域,鼓勵産用協同創新,形成一批先進適用的機器人産品和解決方案,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人形機器人從場景試用邁向規模化應用。
三是優化産業生態建設。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人工智慧、類人機器人等領域,依託首批掛牌的10家未來産業育新基地,打造高效、優質、穩定的産業鏈、供應鏈。用好“首試首用”政策、百億機器人産業基金、機器人融資租賃公司,持續支援機器人産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
各位媒體朋友們,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是一個交流創新思想、展現創新成果、探索創新發展路徑的平臺,希望各方共同努力,繼續用好這個行業互動交流的載體。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各位媒體和社會各界朋友們,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助力北京人形機器人科技産業發展取得新的成就!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劉維亮先生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每位記者請提一個問題,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人民網記者:謝謝主持人,我的問題想提給經開區的領導,想問您一下這次人形機器人參加馬拉松賽事會有哪些亮點?想請您提前給我們透露一點。
-
嘉賓
李全:謝謝人民網記者的提問。
本次人形機器人相比去年的亦莊半馬賽事而言,最大的突破在於人形機器人可以參與半程馬拉松的全程比賽當中,同時不局限於人形機器人的奔跑距離,比如對參賽機器人在過程中不更換電池、不更換機器人,奔跑距離最長的將被評為最佳耐力獎;比賽期間通過公眾號投票人氣最高的參賽機器人獲得最佳人氣獎等獎項,希望通過不同形式的參與,展現人形機器人在各個領域的能力和風采。同時在比賽結束後,大家不僅能看到所有人形機器人的絕活展示,還能看到人與機器人同場演出。
此外,考慮到這是全球首次將人形機器人參與到半程馬拉松比賽中,目前還沒有專為半程馬拉松研發的人形機器人成熟産品,參賽團隊須針對馬拉松比賽成立研發團隊、購置專用設備和材料,開展多輪測試,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突破關節電機、高功率一體關節適應長距離奔跑的通用本體、長距離奔跑演算法、導航定位演算法等技術,為鼓勵更多企業研發和應用推廣人形機器人,加快人形機器人示範應用,組委會還設置了科技創新研發獎勵以激勵參賽團隊,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和保障。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李全主任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市廣播電視台北京時間記者:謝謝主持人。我想提問一下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的領導,人形機器人在跑馬拉松的時候大家關注的是具體要突破的技術難點有哪些?謝謝!
-
嘉賓
劉維亮: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馬拉松對機器人的奔跑中的穩定性、可靠性、續航能力要求非常高,人形機器人要完成馬拉松比賽需要突破本體架構和關節高可靠性的長距離的奔跑演算法、測試研發等關鍵技術。
一是適用於長距離奔跑的一體化關節和本體。人形機器人本體是實現一切運動性能、操作性能的基石,一體化關節作為人形機器人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部件,其性能直接決定了人形機器人性能的上限。為完成馬拉松比賽需要高功率密度的一體化關節及其散熱技術,需要優化關節運動範圍、優化倣生組體,突破電池的快換技術,解決關節的過熱和本體的穩定性問題。
二是人形機器人核心演算法開發與適配。人形機器人通常模倣人類的骨骼和關節,運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精確控制各個關節的運動,在馬拉松的長距離奔跑中需要突破高可靠性的快速奔跑的控制演算法、高精度定位演算法、動態地障的導航演算法,解決人形機器人高速奔跑的穩定性和自主的導航定位問題。
三是面向馬拉松場景的測試驗證。就像運動員參加馬拉松比賽一樣,需要長期的訓練、備戰,人形機器人也需要進行多輪的測試訓練,解決長時間、高強度中機器人的續航、可靠性、穩定性的問題。此外,馬拉松比賽路況環境也比較複雜,有轉彎、上坡等多種路況,對人形機器人的適應性要求也比較高。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劉維亮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謝謝主持人。我們2024年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在跑者圈內獲得不錯的口碑,請問李主任,與去年相比,今年的賽事有哪些不同?謝謝!
-
嘉賓
李全:謝謝您的提問。
經過所有跑者的共同努力,在中國田徑協會和北京市體育局的大力支援下,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正式升級為中國田協A1級賽事,不僅賽事規模提升至1.2萬人,我們還在賽道丈量、距離準確、計時系統、裁判安排以及興奮劑檢查等核心競賽組織工作中均達到了中國田協的相關標準,希望?給跑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和專業度。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今年只設置半程馬拉松一個項目。
為了能讓更多選手能夠參與到賽事中來,在今年的報名中,我們在嚴格遵守中國田協賽事舉辦(規定)的基礎上,在上傳過去兩年成績環節,要求至少完成1次馬拉松或半程馬拉松並上傳成績,不特別設置A1賽事等級要求,參加線開工拉松成績無效。
與此同時,我們今年採取預報名形式,根據報名人數適時採取二次抽籤,選手中簽後,如同時中簽同天北京地區其他馬拉松賽事,可在選擇後申請無條件退費,並保留2026年直通亦莊半馬的參賽資格,直通名單將於2026年亦莊半馬報名前對外公示。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李全主任。繼續提問。
-
記者
香港商報記者:謝謝主持人。我想問一下李主任,咱們舉辦這次馬拉松比賽出於哪些考慮?想通過這次比賽展示哪些産業方面的進步?謝謝!
-
嘉賓
李全:謝謝您的提問。
眾所周知,馬拉松比賽作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球性體育活動之一,是對個人耐力與意志的極限挑戰之賽,也是代表開放、包容和團結的群眾性賽事,無論是專業選手,還是業餘愛好者,都能一起參賽,一同跑出興趣、跑出樂趣、跑出健康。人形機器人作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發展的終極載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從最初的概念驗證階段逐漸進入到實際應用場景階段。人形機器人參加半程馬拉松是對人形機器人的續航、運動控制、環境適應能力等現有技術的頂級壓力測試,通過參與馬拉松比賽等體育競技賽事,既可以展示人形機器人發展標誌性的應用成果,還能激發資本涌入,推動技術進步、探索應用場景,加速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應用。通過比賽,機器人技術在極限環境中不斷優化,為未來的商業化和社會應用奠定基礎。同時,比賽也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機器人技術的窗口,增強了社會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産業的關注和信心。
此外,人形機器人賽隊是由人形機器人和團隊技術、研發和領跑員共同組成,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是機器人跨越體能的挑戰,也是研發人員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人機合作共同完成半程馬拉松賽事,激發全社會對人機和諧共處的討論和探索,進一步深化公眾對於機器人能力的了解,以更高的社會關注度、認可度推動産業加速落地。
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李全主任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謝謝主持人,想問一下劉維亮主任,除了馬拉松比賽,北京市在打造機器人標桿應用場景方面還有哪些重要的佈局?謝謝!
-
嘉賓
劉維亮: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一下。
機器人馬拉松比賽是北京市打造機器人的應用示範工程,將充分展示以“天工”為代表的北京人形機器人的技術能力和應用前景,是北京市未來産業的標誌性成果。此外,我們還將打造百種應用場景示範,推動機器人在特種危險作業、醫療、水務、教育等典型場景示範應用。
一是鼓勵國家電網開放安防巡檢場景,支援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與國家電網亦莊電力公司合作,完成安全巡檢、合閘、分閘等帶電作業任務。
二是與市衛健委、市醫管中心合作,鼓勵醫院開放手術治療、手術耗材運輸、藥房智慧化管理、門診問詢等多個場景,牽線機器人企業與安貞醫院開展測試驗證,提升醫療服務的智慧化水準。
三是與市水務局、市水利中心合作,鼓勵各水利相關單位開放智慧巡檢、水面清潔、水下清淤、水質檢測等多個場景,組織機器人企業與市水利中心下屬單位開展應用示範活動。
四是與市教委、市數字教育中心合作,鼓勵中小學校開放校園場景,組織機器人企業與三十五中學、張家灣小學等學校進行供需對接,針對學校需求定向研發,支援機器人産品走進課間、走進課堂。
歡迎廣大機器人積極參加應用示範,以問題為導向,以應用為牽引,協同推進機器人應用示範,打造機器人標桿應用。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劉局的回答。
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出席發佈會的各位領導和記者朋友,歡迎各位媒體繼續關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情況和北京市人形機器人産業的發展。
大家如果有進一步採訪需求,也可以和我們聯繫。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