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隗斌: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今天上午8時,北京全市上汛,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確保首都城市安全,我市防汛部門堅持防疫防汛兩手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為了讓廣大市民朋友更好了解我市防汛工作的各項情況,今天我們專門邀請到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各位媒體朋友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各位領導。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斌先生;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女士;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屈輝先生。
下面,有請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斌介紹2022年北京市防汛準備工作。
-
嘉賓
劉斌: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各位正在收看發佈會的市民朋友們,今天我們進入了汛期,感謝大家對我市防汛工作的關注和支援。下面,我想從六個方面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今年的防汛準備工作。
一、全面壓實防汛抗旱工作責任
按照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的要求,壓實市、區、鄉鎮、村四級防汛責任,落實重點河道、水庫、閘站、蓄滯洪區、下凹式立交橋、低窪院落、老舊房屋、地質災害隱患點、山洪溝道、深基坑、高堆土、涉山涉水景區、避險點、積滯水點等重點部位的防汛責任人。特別是今年我們首次公示了402處下凹式橋涵的主要責任人,今天我們也在北京日報和它的新媒體客戶端,對2022年全市防汛抗旱相關責任人名單進行了公示,也希望廣大媒體和市民朋友們和我們一道,對相關責任人加強監督。
二、全面修訂防汛應急預案
結合我市防汛實際,深入搜尋現行防汛應急預案中存在的不足,組織修訂《北京市防汛應急預案》,重點優化完善指揮架構,強化部門分工協作,加強預警與響應聯動,細化預防行動和超常規響應措施,進一步完善各級別預警響應的工作任務,明確停工停業停學等措施的應用場景,細化事件響應的級別分類等內容。目前,該預案即將向社會徵求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後擬於主汛期前進行發佈。同時,我們統籌重要目標、重要區域防汛安全,有關行業部門和屬地政府針對重點部位和區域,制定專門的預案方案,全力做好防汛保障。
三、全面落實防汛隊伍和物資保障
今年全市共落實2578支防汛搶險隊伍,共計約17萬餘人,重點加強市級隊伍、駐軍部隊與社會隊伍的力量佈防。明確搶險點位、責任人和調配方案。在此,我想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幾支市級防汛隊伍的名字,他們有,市排水集團、自來水集團、首發集團、城建集團、公聯公司、市政養護集團、環衛集團、首高發公司的搶險隊等8支城區排水搶險隊伍,還有市消防救援總隊、應急部森林消防機動支隊、市森防總隊等專業救援隊伍,以及永定河機動搶險隊、金河水務搶險隊等7支水利工程搶險隊伍。祥龍物流搶險隊等2支防汛物資運輸隊伍,警務航空總隊防汛救援隊、市紅十字會999防汛救援隊等3支防汛航空應急救援隊伍。此外,還有藍天、綠舟、公羊等志願者隊伍,他們是聞汛而動、向險而行的防汛隊伍的縮影,希望大家能多關注和支援他們。在落實隊伍的同時,我們也強化了物資儲備,梳理全市救生衣水泵等15大類防汛物資儲備情況,針對極端強降雨天氣,汛前還重點加強了沙石料的儲備管理,細化物資預置調配方案。
四、全面開展防汛隱患排查治理
去年汛後,市發改、財政、水務、交通、農業農村等單位共同研究推進隱患治理工程和水毀修復工程,全市投入資金15.5億元,各區防指、各專項分指、各有關單位梳理2021年防汛工作中出現的較為突出的內澇積水、地質災害等各類防汛隱患,項目化推進落實工程治理措施。汛前無法完成工程治理措施的,落實應急度汛措施。水務專項分指排查了346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實現“一區一單”推動整治。地質災害專項分指組織開展山區道路沿線崩塌、滑坡災害隱患精細調查。相較原臺賬的2080處隱患點新增2860處隱患點,並移交相關部門和區落實治理防範措施。城市地下管線專項分指組織開展城市管理行業安全大檢查,制定年度地下管線“消隱”計劃,共計1175項。住建專項分指針對3142項在施工程落實風險管控措施,特別是針對584項深基坑、32項高堆土、21項涉山涉水工程,落實落細隱患排查和治理措施。旅游專項分指對59家地質災害隱患類景區、95家普通涉山涉水景區開展重點檢查,對21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逐點落實應急管控措施。
五、多措並舉研究提升極端暴雨應對能力
組織開展中心城區暴雨巨災情景構建研究,結合我市實際,移植分析河南“7.20”特大暴雨災害對城市運作可能的影響,梳理風險清單,搜尋我市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夯實各級防汛責任,強化監測預報預警,重點風險防範,防汛應急響應等改進措施。特別是我們的地鐵公司,他們對所轄24座車輛段及相應洞口圍墻進行了全面排查。在1048各車站出入口配置了高強度的擋水板,在17處地勢低窪車站站前廣場修建集水井,安裝大流量排水泵,提升積水抽排能力,防止站前廣場積水及積水倒灌車站。
六、廣泛開展防汛培訓演練和宣傳工作
市防指組織開展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應對及其啟示防汛專題培訓,重點針對換屆後各級新任防汛指揮長及防汛工作責任人熟悉工作職責,提升工作能力。同時,結合疫情防控情況,通過音頻和線上慕課等形式,開展全市業務培訓和山區防汛業務培訓。各專項分指、各區防指、各單位都積極開展各類防汛演練。在此基礎上,近期我們還將啟動市級無腳本防汛演練和綜合演練,進一步提升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同時,我們大力開展防汛宣傳,通過北京衛視、北京日報、新媒體矩陣以及公交地鐵移動電視專題專版的形式,重點宣傳基層一線防汛備汛準備工作,科普防汛避險減災知識,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
下一步,北京市各級防汛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和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堅決打好防汛主動仗,堅決守住防汛安全底線,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斌局長的介紹。下面,請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介紹2022年北京地區汛期氣候預測情況和氣象服務提示。
-
嘉賓
梁豐: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從三個方面給大家介紹。
首先,關於今年以來天氣氣候的特徵。
今年天氣氣候有三個方面的特徵:第一,降水總量偏少,月際變化明顯。從1月1日到昨天5月31日,全市平均總降水量是49.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5%,降水的時間分佈也是不均勻的,其中1月、2月、3月降水量較常年都是偏多,但是4月和5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分別偏少44%和78%,5月以來,我市共出現了6次小雨天氣過程,去年同期是出現了11次降雨過程。
第二,大風天氣基本接近常年同期。觀象台北京代表站出現兩次沙塵天氣。今年以來,北京平均大風日數2.6天,接近常年同期。其中3月4號、4月26號觀象臺的陣風達到7到8級,並伴有沙塵天氣。
第三,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天氣,但氣溫起伏變化比較大。今年以來,全市平均氣溫6.9℃,與常年同期持平。但是比去年同期要偏低0.5℃,氣溫的月際變化也比較明顯,1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2月又偏低1.8℃,3月接近常年同期,4月比常年同期偏高1.1℃,5月目前接近常年同期。在5月21日到22日和26到28日,出現了兩次階段性高溫天氣過程。
第二方面,汛期氣候預測情況。
經過與國家氣候中心、華北區域各省(區、市)氣象部門進行聯合會商,形成了6-8月氣候意見,主要是四個方面。第一,總體雨量偏多,預計6-8月北京地區降水量是450到530毫米,比常年同期的374.9毫米偏多2-4成。第二,大雨日數預計也是偏多的,預計今年觀象臺大雨以上的降水日數是5到7天,比常年同期的4.5天也是偏多。第三,流域降水量的預測偏多,預計今年夏天海河流域的降水量是400毫米左右,比常年同期偏多2成左右,永定河流域的降水量偏多1-2成,其他河系的流域降水量也都偏多2-3成,部分地區也可能會偏多5成以上。第四,氣溫預計是接近常年的,北京地區的平均氣溫是25℃左右,常年同期是24.8℃。觀象臺的高溫日數預計8-12天,與常年同期的10天基本持平。
第三方面,關於汛期氣候服務的提示。
因為夏季的天氣變化非常快,災害性天氣頻發突發,氣象局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汛期工作部署和疫情防控要求,密切監視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氣候變化,加強會商研判,及時發佈各類預報預警資訊,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做好應急聯動,發揮好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今年有一個比較新的特點,為了疫情防控的工作,本市戶外臨時搭建物比較多,在汛期臨時搭建物容易受到強降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影響,也提醒有關單位要注意做好不利天氣條件下應急防禦的措施,同時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要注意提高汛期防災避險意識,及時關注最新的天氣預報預警資訊,特別是在暴雨和強對流天氣的時候儘量避免外出,避免在山區、溝道、橋下、涵洞等災害的易發區停留,也避免涉水行車。在雷雨大風的天氣,除了防雨還要注意防雷擊、防高空墜物、樹木倒伏、臨時建築物倒伏等風險。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平安度汛。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女士的介紹。下面,請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屈輝介紹汛前準備工作。
-
嘉賓
屈輝:各位領導,各位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們,大家好,首先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援排水集團防汛工作的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記者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2年,北京排水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防汛工作要求,按照水務專項分指、道路交通專項分指、地下管線專項分指的部署,堅守“不死人、少傷人、城市不看海、財産少損失”防汛工作目標,全力做好防汛準備和保障,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提升設施設備保障能力
一是提高設施保障能力。全面落實《北京市城市給水內澇防治及溢流與然控制實施方案》,推進豐裕橋、魯谷大街等積水點治理,開展中心城區雨水箅子平立結合改造;汛前完成79處雨水支管維修,按照《井蓋病害判定標準及治理要求》,完成檢查井防墜落安裝與更換1.8萬座,保障按照度汛。
二是加快推進清管行動任務。汛前完成1352公里雨水、合流管線檢查養護、全部28萬個雨水箅子清掏任務;完成全部排河口排查疏通,完成泵站進、退水管線、格柵間、調蓄池等設施養護工作。
三是完成防汛設施設備維護。完成87座雨水泵站、11座再生水廠、252台套搶險單元的維修保養,完成水泵軟管等防汛物資的補充與更新,確保汛期正常運作。
二、着眼全市防汛,中心城區預案全覆蓋
一是完成預案制定工作,中心城區257座下凹橋“一橋一策”、150處防汛風險點“一點一策”。在156座權屬下凹橋、87個防汛風險點全部制定應急預案的基礎上,針對無集團運營設施的101座下凹橋、63處風險點均制定了支援搶險預案。
二是全方位服務地鐵防汛。全力配合完成地鐵站排水設施報裝接入手續辦理,保障地鐵內部設施排水順暢;與地鐵部門建立扁平化對接機制,為場站內部排水提供技術支援,制定應急支援方案。
三是加強防汛單元演練。各防汛單元逐個下凹橋進行搶險演練、汛前開展全要素綜合演練,不斷提高單元積水搶險水準;同時,集團開展防汛單元比武,進一步加強極端降雨應對能力。
四是制定疫情防控下的防汛保障應急預案。在人員方面,集團防汛人員排AB班24小時應對降雨情況,同時建立了集團和各分指共7個備用指揮部,若所在地被管控、不具備指揮條件時,可啟用備用指揮部調度指揮。
三、堅持首善標準,提升指揮調度能力
一是進一步細化完善布控方案。中心城區下凹橋、重點道路統籌兼顧,所有單元到位不超過30分鐘,總抽排能力20.1萬立方米/小時;制定極端降雨天氣應急預案,全天候備勤平戰結合單元,隨時出動,增強應對突發強降雨的針對性、實戰性和靈活性,運營範圍內下凹橋、防汛風險點均布控單元快速到位。
二是建設防汛預測預警系統。與市氣象局深度合作,通過融合氣象預報網格數據,綜合積水點、排水設施資訊,實現積水點監測、預報、預警一體化,形成城市內澇風險點一張圖。
三是進一步加強前端感知設備應用。在下凹橋加裝視頻探頭,實現中心城區下凹橋區視頻監控全覆蓋;橋區值守單元均配備視頻定位系統,全面掌握積水搶險情況。
汛情就是命令,面對日益嚴峻的防疫和防汛形勢,為確保疫情下的防汛安全,集團本着未雨綢繆的原則,已於5月20日提前上汛。在市委市政府及防辦和各委辦局的領導支援下,集團將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各項工作,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為保障首都防汛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屈輝先生的介紹。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在座的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媒體的名稱。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汛期災害性天氣頻發突發,在今年應對這種災害性天氣方面,請問核心技術方面有哪些創新?謝謝。
-
嘉賓
梁豐:謝謝鳳凰衛視的朋友。加強科技創新,依靠技術進步不斷提升氣象預報預警的水準,是氣象部門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面對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突發頻發的新形勢,我們也一直從預報技術方法、業務系統平臺和服務策略手段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和提高。從技術成果來講,今年汛期投入業務試運營的成果有三個:
第一個是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自主研發的“睿圖-集合預報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提供京津冀範圍內3公里解析度0-48小時以內的降水概率預報産品,能夠為預報員研判極端天氣發生的風險概率來提供支撐。
第二個是去年開展啟動數字氣象臺的建設,也希望通過新的資訊技術手段的應用,來提升支撐預報員業務服務能力的效率。今年我們在汛前升級了短時臨近災害天氣的監測預警一體化平臺,增加了多元資料的精細化三維分析,基於深度學習演算法的強對流風暴分類識別和追蹤演算法等一些新功能跟産品,也能夠更好支援預報員開展分區預警的工作。
第三個是把近些年全市氣象災害風險普查的成果嘗試應用在今年的汛期服務裏,來提高影響預報跟風險預警的能力和水準。當然,除了這些技術成果的應用,我們也會繼續加強跟有關部門應急防禦聯動措施,完善跟中央臺和周邊省區市氣象部門的聯合會商和資訊共用機制,也會更好地去做到對市區兩級防汛應急部門的“叫應”服務。
謝謝。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近年來北京極端降雨也不少,但是作為普通市民的感受還是覺得安全感很高的,請問一下作為普通市民在防汛期間怎麼樣更好的參與防汛工作?謝謝。
-
嘉賓
劉斌:感謝北京日報記者的提問。確實,首都平穩安全度汛離不開全市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推進,當然也離不開廣大市民朋友的參與和支援。我想市民朋友們參與和支援防汛,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做。第一個方面,就是要保護好自己;第二個方面,就是在保護好自己的時候,在力所能及的範疇助力防汛。
先講保護好自己。我想,保護好自己關鍵是兩個,一是不涉險,二是會避險。講到不涉險,希望廣大市民朋友能夠及時關注雨情、汛情的預報預警和提示資訊,合理安排出行。比如去年我們在全網11次發佈了有關防汛的提示資訊,市民朋友們能夠積極配合,減少出行,特別是在雨後、雨中減少到山區游玩,這樣既提前預防了風險,也有效減少了可能造成的救援等等。講到會避險,當我們在雨中或者雨後出行遇到險情的時候,首先要聽從有關部門或者專業人士的安排計劃,及時安全的撤離。再有,突然遭遇洪水的情況下,要及時向山坡、高地、遠離河道山谷的地方避險,切忌沿着河流向下游跑。還有很重要的,在城市裏一旦汽車涉水遇險,我們的市民朋友要能夠及時研判形勢,科學合理的及時徹底涉水車輛,確保生命安全。
講到助力防汛,助力防汛有兩個前提,請大家務必牢記,一是確保自身安全,再有是力所能及。我們助力防汛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比如和我們一道,共同監督防汛責任人,落實相關防汛責任。再有,利用我們自己掌握的科學的互救知識,在他人遇險的時候,及時提醒引導他人合理避險。再有,一些日常中的小細節大家也可以關注,比如不向雨水口傾倒雜物,停車時不佔壓雨水箅子,這些都可以助力防汛。另外,在汛期我們還會經常關注12345,廣大市民通過12345反饋的水情、災情,這也是我們指揮調度一個重要的消息源。所以在這裡還想再次感謝媒體朋友和廣大市民朋友對防汛的支援,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發佈人向大家介紹今年防汛工作的整體安排,並回答記者提問。同時,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對本場發佈會的採訪報道。防汛工作關係你我他,在此我們希望各媒體對防汛工作予以充分報道,做好相關提示。也希望廣大市民朋友積極參與配合,共同守護首都汛期安全。本場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