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北端為鐘鼓樓,南端為永定門,縱貫老城南北,全長7.8公里,是統領整個老城規劃格局的建築與遺址的組合體。北京中軸線始建於13世紀,形成於16世紀,此後不斷完善,歷經逾7個世紀,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皇家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築、居中道路遺存共同構成的城市建築群。
  北京中軸線規模宏大、規劃格局均衡對稱、城市景觀井然有序,是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傑出範例,也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建築群。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産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鐘鼓樓

鐘樓和鼓樓是在明清兩代500多年期間中軸線上最高的兩座建築。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地 址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鐘鼓樓文物保管所西北角

開放時間

旺季(4月26日-10月25日)開放時間:09:30-17:30淡季(10月26日-4月25日)開放時間:09:30-16:30

萬寧橋

位於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代石橋跨在什剎海入玉河口處,是元代大運河漕運的始點。橋下原有水閘,為澄清上閘。現遺跡尚存。橋邊還有 [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標誌。
地 址

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

開放時間

全天

景山

景山公園位於北京內城南北中軸線中心點上,南依故宮,西靠北海,北與鼓樓遙遙相望,曾是北京城中心的最高點。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區景山西街44號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6:00--21:00(20:30停止入園)淡季:11月1日—3月31日06:30--20:00(19:30停止入園)

故宮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一座中國綜合性博物館,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收藏品包括但不限於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8:30--17:00(16:00停止入館)淡季:11月1日—3月31日08:30--16:30(15:30停止入館)全年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社稷壇

社稷壇(Imperial Divine Temple),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長安街天安門西側,面積約360余畝,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西長安街天安門西側

開放時間

6月-8月售票時間為6:00-21:00,靜園時間22:00; 4月-5月、9月-10月售票時間6:00-20:00,靜園時間21:00; 11月-次年3月售票時間6:30-19:00,靜園時間20:00

太廟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位於天安門東側,原為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總面積19.7萬平方米,有三道紅墻環繞,百年以上掛牌古樹714棵。主要古建築包括享殿、寢殿、祧廟、戟門等。1950年,政務院會議決定將太廟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劃歸北京市總工會,由毛澤東同志親自提寫宮名,並於當年5月1日作為首都職工文化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天安門東側

開放時間

07:00—17:30

端門

端門構成明清兩代進出宮城前導性禮儀建築序列,為朝堂空間的一部分。端門與天安門一同,以其高大的形體和端莊的風姿,烘托出皇城與皇宮軸線建築的威嚴和神聖。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

開放時間

08:00-16:00; 周一閉館日全天不可通行

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地處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中國國家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

開放時間

05:00-22:00

外金水橋

外金水橋橋體的位置與天安門城樓的五座券門以及太廟和社稷壇的南門嚴整對應,橋體佈局、橋面寬度、柱頭形式和裝飾細節均體現出“擇中”的原則。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天安門內

開放時間

05:00-22:30(22:00停止入場)

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

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位於北京中軸線的核心位置,形成於明代並於20世紀中葉擴建,成為北京中軸線公眾化轉變的重要實例之一。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

開放時間

05:00-22:30(22:00停止入場)

正陽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原名麗正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位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最南端,毛主席紀念堂南邊。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師九門”之一。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前門大街甲2號

開放時間

08:30-16:00

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

北京中軸線南段居中道路是將精心佈置的城市建築群和公共空間連為一體的重要紐帶,是明清兩代國家禮儀活動的必經之路。
地 址

永定門東濱河路18號

開放時間

06:00-22:00

先農壇

先農壇是古代帝王祭祀先農的地方,先農壇的建築群,迄今曆經400餘年,整體佈局基本完整,建築的構築特色及藝術風格基本保留了明代特徵,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就在先農壇內。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反映中國古代建築歷史、建築藝術、建築技術的專題性博物館。
地 址

西城區東經路21號

開放時間

09:00-17:00(16:30停止入館)每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天壇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天壇內東裏7號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6:00--22:00(21:00停止入園)淡季:11月1日—3月31日06:30--22:00(21:00停止入園)

永定門

永定門又稱正陽門外,有“永遠安定”的寓意。永定門城樓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曾是北京明城墻外城的正門,建築規模恢弘大氣。現在的永定門城樓是2004年北京市倣照乾隆年間式樣復建的,主建築包括城臺、箭樓、甕城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防建築體系。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15處遺産點共慶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 三件重要見證物入藏首博

7月31日晚,“根脈中軸嘉禮慶成——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群眾性主題活動”在先農壇慶成宮舉行。北京中軸線15處遺産點代表、積極參與中軸線申遺保護的單位和居民代表等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北京中...

市交通委推薦兩種綠色出行方式 坐公交乘地鐵打卡壯美中軸線

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産大會上,我國申報的“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金魚衚同站的《連年有魚》壁畫,巧用馬賽克拼貼鑲嵌工...

一城聚一線 一脈長相承 ——北京中軸線承古拓今譜新曲

始建於元代,成型、調整於明清時期,發展、保護於近現代……自肇建迄今,縱貫北京老城南北的北京中軸線,是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傑出範例,展現出中華文明強大的生命力和延續性。

讓“古都之脊”綻放新光芒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在首都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7月27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首都各界幹部群眾歡欣鼓舞。大家表示,將以中軸線成功申遺為新的起點,賡續古都文脈,拓展時代內涵,讓“古都之脊”綻放新光芒。

點擊查看更多

行中軸

點擊查看更多

點擊查看更多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