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位於天安門東側,原為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總面積19.7萬平方米,有三道紅墻環繞,百年以上掛牌古樹714棵。(展開更多)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位於天安門東側,原為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總面積19.7萬平方米,有三道紅墻環繞,百年以上掛牌古樹714棵。主要古建築包括享殿、寢殿、祧廟、戟門等。1950年,政務院會議決定將太廟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劃歸北京市總工會,由毛澤東同志親自提寫宮名,並於當年5月1日作為首都職工文化活動場所對外開放。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職工的學校和樂園”的宗旨,為首都文化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曾承辦歷年勞動節游園會、國慶35至70周年、慶祝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慶祝活動,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到文化宮參加活動,和廣大群眾一起聯歡。成立了各類藝術團隊,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培養出了許多文藝人才。承辦過北京奧運、首都新年倒計時等諸多有影響的大型文化活動。舉辦了眾多國內外大型文化活動和展覽展示活動。1994年被全總授予“全國工會職工文化先進單位”、1998年被全總命名為“全國示範工人文化宮”、2003年被全總命名為“全國職工文學創作基地”。
(*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具體請以景區當日實際公示資訊為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