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順義區的海創城規劃取得了哪些成就?未來有哪些方面的推進?

受訪人:北京市順義區區委常委、副區長 徐曉俊

  去年面向全球我們發佈了海創城規劃之後呢,針對人才的集聚、策略打造等持續深化完善海創城規劃,目前的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總體設計方案。首先在人才層面,海創城聚焦頂尖的科技人才、硬科技創業人才、國際青年創客,同時通過打造人才吸引策略,完善人才服務體系以及探索人才退出機制,構建完備的人才體系。致力於打造極具全球影響力的“Hi聚”國際人才港,建設多功能一站式人才新平臺,提升對人才管理與服務的綜合水準。該平臺以建設人才傳播、人才創業、人才獵投、人才體驗、人才服務、人才培訓六大功能為核心支撐。在城市空間層面海創城形成了“一軸串聯、三區聯動”的空間結構,包括起步區、支撐區和發展區,涉及了順義區的南法信鎮、後沙峪和首都機場臨空地區,總規劃面積達到了6.98平方公里。同時,注重區域整體打造策略,通過産城融合打造工作、生活、休閒、娛樂功能結合體,通過樂高模式佈局打造不同功能混合交融的創新社區,注重空間管控引導,共建高品質城市發展。建設“站城一體、內外銜接”的現代化綜合交通網路;構建複合慢行系統,提升慢行環境品質;打造“廊帶串聯、織綠成網”的生態綠色體系。此外,在構建創新生態方面,我們通過打造創投金融支援體系、支援多類金融機構集聚、探索創新融資方式試點、培育優質企業掛牌上市來完善金融資本集聚發展;聚焦三類創新創業載體,建設一批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引入一批硬科技産業孵化器、發展一批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打造三類産業共用平臺,圍繞創業領域的主賽道,聚焦高端裝備、新能源材料、醫療器械與耗材三大産業領域來打造産業共用平臺,來降低創業企業的門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通道。聚焦三類場景應用示範,打造聚焦前沿科技的創新應用實驗室,賦能産業升級的特色産品實驗場以及服務城市發展的智慧場景實驗室。在規劃落地實施層面,我們着力構建政策優勢、構建人才服務包、導入創新資源。政策優勢涵蓋構建國際接軌環境、打造創新創業生態、提供人才保障服務三個方面。針對三類人才的核心訴求,推出專屬人才服務包。圍繞高級別創新大賽、國際組織機構和國際孵化器作為海創城創新資源引入和合作的主要方向。近期,我們圍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産業配套、城市更新等方面對海創城重大投資項目進行了謀劃,目前的謀劃項目10余個,包括後沙峪國際醫院、南法信文體中心、南法信Park Mall、南法信人才公寓等項目。力爭“一年起勢、三年成效”,初步呈現海創城初步的面貌。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