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國家發改委批復順義區打造中德經濟技術合作先行示範區,也就是我們説的中德産業園以來,我們結合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以及“兩區”建設契機,建立了中德多領域的合作體系,目前落地的企業包括德國博世工業4.0創新中心、大眾智慧物流、安聯保險等重點項目。園區集聚了德企100余家,其中隱形冠軍企業27家、智慧製造企業51家,年工業産值突破了350億元,集聚了德籍高管和工程師團隊200餘人,初步形成了德企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一是突出了國家站位,加強和國家發改委等部委的聯動彙報,利用首次參與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以及第七屆德國青年外交使節來院交流的契機,充分融入國家對德合作的主渠道,推動了中德産業園成為中德合作國家中心園區。第二是突出聯合創新,結合北京“兩區”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政策疊加優勢,重點在強化知識産權保護、構建雙向投資機制、打造創新生態環境、促進項目資源對接等方面,提供了創新服務。第三是突出融合發展,與中國德國商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等50余家機構建立了合作機制,與歐洲經濟參參議院合作共建“德國歐洲中小企業中國合作中心”,籌辦首屆世界隱形冠軍暨中國單項冠軍大會。四是突出産業引領,立足産業園的功能定位和産業方向,緊扣對德合作發展形勢,分析德企落地的特點,梳理發展路徑和舉措,研究項目落地需求和承載保障。
順義區中德産業園取得哪些成績?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受訪人:北京市順義區區委常委、副區長 徐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