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务名词

相关词条

政务名词

国际人才社区

  国际人才社区是指在全市范围内分批次选择若干试点区域,以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载体,提供安居乐业的综合配套,着力打造一批有海外氛围、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服务保障的特色区域,让国际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目前,全市已设立8个国际人才社区。

  海淀区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建设

  海淀区积极推进职住一体的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着力搭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聚集空间,为国际人才提供出入境、创业、生活等方面便利和政策支持。中关村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今年年初专为外国优秀创业项目打造了“洋创社区”,正式启用不到一年,已有26家外籍人才创业团队入驻。为满足外籍人才创业需求,“洋创社区”积极打造服务空间,3年房租全免,上网、茶水、创业辅导服务等全免费,所有企业登记注册手续全代办,希望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帮助外籍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助力创业成功。

  朝阳区加快打造望京国际人才社区

  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文献表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是朝阳发展的全部要义,也是朝阳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将坚持减量发展、高端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打造望京国际人才社区。朝阳区将持续对标国际标准,瞄准高端产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打造望京国际人才社区,高水平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营造适宜国际人才居住、发展的“类海外”环境。

  新首钢试点建设“国际人才社区”

  石景山新首钢地区通过保护利用与创新性改造,已成为北京冬奥组委的大本营,正在试点建设“首都国际人才社区”,为海外人才落地北京搭建产城融合的承载平台,提供职住一体的生活配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专家和青年朋友未来可以加入到这个大家庭,共建人才美好新家园。首钢园独特的工业风,也令远道而来的各国青年领袖大开眼界。

  通州区高起点规划设计国际人才社区

  通州区将国际人才社区作为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的重要载体,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工作。借助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重大项目建设有利契机,将文化旅游区作为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核心区,体现区别于其他试点区域的建设特色。此外,文化旅游区结合周边台湖演艺小镇、设计之都、城市绿心、张湾古镇新平台等项目,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过程中将突出文化元素,体现区别于其他试点区域的建设特色,全面提升通州区吸引集聚国际人才环境水平,形成全域范围内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与宜居宜业协调发展。

  顺义将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

  顺义国际人才社区规划选址位于顺义西南部,占地89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五镇一街两园区”,即空港街道、天竺镇、后沙峪镇,以及天竺综保区、临空经济核心区、南法信镇、高丽营镇、李桥镇部分区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选址区域位于首都机场及综合保税区,距离使馆区10至20公里,是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等国际交流的对外门户和国际功能活跃的核心范围。据统计,在顺义区居住的外籍人员超过1万人,排名全市第三,在上述选址区域内居住生活的外籍人口占顺义区外籍人口的70%以上。同时,该区域国际化生活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区域内拥有国际学校、国际医院、高端住宅区等,还有祥云小镇、沃尔玛山姆店等综合性商业设施。区域内包括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核心区两大园区,高精尖产业、创业基地和孵化器聚集,具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今年顺义区将全面启动国际人才社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景观建设,搭建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平台,逐步推进国际人才和高端产业要素集聚。

  怀柔科学城首个国际人才社区——雁栖国际社区日前已开工建设

  雁栖国际社区项目为利用怀柔区雁栖镇陈各庄村集体土地建设的租赁住房项目,将为全球各地来怀科研人才提供集长期或短期租住、商业、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优质配套服务。    

  顺义区全面启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

  顺义区全面启动国际人才社区的基础设施、国际人才公寓、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景观建设,搭建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平台,预计到2020年初步建成“类海外”人才生态环境。为提升社区对国际贤才的吸引力,顺义区多措并举、逐步推进配套建设。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全区加大优质医疗资源引进,鼓励高端私立医疗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进驻;为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顺义依托区域内国际学校资源,带动社区内文化教育产业升级。此外,顺义区正通过新建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和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项目以及回购、趸租等方式筹集房源,积极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税收优惠、投融资政策支持等方式,规划建设国际人才公寓。


更新日期:2020-01-12
分类:
发布单位:

相关专题

相关政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