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直机关青年干部对党忠诚教育(一)重点站区管委会着眼“三个聚焦” 打造实践训练营探索年轻干部发现培养新路径

日期:2024-08-19 15:27    来源:共青团北京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分享:
字号: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要求,切实加强市直机关青年干部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市直机关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市直机关工委于2024年3月印发了《关于深化市直机关青年干部对党忠诚教育的若干措施》。各单位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工作成效显著,特色亮点突出,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发部分单位的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交流,本期推送“重点站区管委会着眼“三个聚焦”   打造实践训练营探索年轻干部发现培养新路径”。

  聚焦理念创新,突出发现培养联动,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重点站区管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高站位谋划、创造性探索,聚焦年轻干部发现和培养理念创新,推动教育培训和考察比选融为一体。一是准确分析把握形势。“八站两场”是重要国际航空枢纽和国家“八纵八横”铁路规划中重要枢纽节点,是展示首都形象和大国形象的重要门户和窗口地区。重点站区管委会作为代表市政府统筹协调首都重点交通枢纽地区的政府部门,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此同时管理界面逐步扩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工作任务愈加繁重、队伍规模逐渐增长,尤其是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到干部队伍总数的40%以上。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充分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提升担当作为本领是推进重点站区事业发展的关键。二是创新培训项目设计。认真学习研究全国和北京市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规划提出的“突出实战实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培训”等理念进行充分吸收,聚焦重点站区发展新阶段的职责使命,围绕提升“旅客满意度、站区美誉度、大局贡献度”,精心设计年轻干部实践训练营培训。培训项目着眼发现干部和培养干部两个层面的需要,针对年轻干部需要增强的“七种能力”“八项本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建立“课程+讨论+调研+实践”立体化培训模式,综合运用案例式、互动式、行动式和模拟式等多种培训方法,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也便于组织人事部门贴近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三是注重“赛场选马”识干部。实践训练营是重点站区管委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广泛覆盖全委年轻干部的集训,组织人事部门强化跟踪问效,在培训中树立注重担当、注重实干、注重一线的导向,深入班级认真观察参训学员政治能力、能力本领和工作作风,将教育培训情况与干部考核、评价、使用相结合,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培训中“赛场选马”机制,筛选出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千里马”,为年轻干部队伍健康成长、快速成才、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添加了新引擎、注入了新动能。

  聚焦场景创新,突出关键能力提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

  聚焦年轻干部“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问策能对”,充分发挥年轻干部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构建“学”“谋”“练”“写”“说”五大培训场景,着力提升干部综合能力素养。一是构建“学”的场景。围绕政治理论、党性教育、站城融合等内容,以党校专家授课辅导、网络专题学习、读书交流会等形式,组织实施教学授课14次。组织参观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陶然亭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党性教育。邀请城市管理和交通领域专家介绍站城融合经典案例等内容,深刻理解站城融合和站区未来发展方向。二是构建“谋”的场景。各班主动领题,围绕“我市七大火车站地区治理经验”“国内外交通枢纽地区治理模式对比研究”“站城融合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等内容,策划10篇调研报告。接到调研任务后,各班迅速商定调研主题、组建调研小组,综合运用座谈访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传统调研方式,也善于灵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研,着力提升年轻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三是构建“练”的场景。紧贴站区实际设计内容,围绕“春运大客流应对”采用岗位实训、桌面推演、模拟演练、复盘总结等方式开展全流程实践训练。春运前,以发生抵京大客流场景为脚本开展大客流桌面推演,发现问题、研提措施。春运结束后,召开大客流叠加极端天气复盘总结会,从背景形势、晚点应对情况、应急管理、工作亮点等方面复盘经验教训。四是构建“写”的场景。邀请委内处级领导、相关党政部门“笔杆子”围绕政务公文、新闻通稿、理论文章、调研报告等文体开展专题授课,编纂训练营简报和班报,组织学员撰写内宣信息或新闻通稿,以“作文谋文”之能练“知事谋事”之才。五是构建“说”的场景。围绕政治担当、站区治理、接诉即办、旅客服务、干部成长等话题,采用学员论坛、青年沙龙、头脑风暴、话题分享等方式,各班分别举办青年干部微课堂、提升三度·场站有我主题发言、诸葛亮会、“人人都是发言人”、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干部语言表达能力。

  聚焦管理创新,突出自主策划实施,变“工学矛盾”为“工学互促”

  训练营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坚持统筹谋划和自主实施相结合,引导全体学员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落实工作的有效举措、解决问题的看家本领。一是创新管理模式。重点站区管委会党组把关定向,制定印发《年轻干部实践训练营工作方案》,组织人事部门成立训练营管理组,整体把握训练营培训进度。重点站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参与训练营有关活动,关注指导各项工作。250余名年轻干部分为5个班级,实行“辅导员指导、班长班委负责”管理模式,专门邀请重点站区管委会5位一级和二级巡视员作为各班辅导员,全程指导帮助各班开展实践训练。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班长和班委,牵头组织完成各项训练任务。班级管理规范化与个性化并重,精心帮助每一名年轻干部成长成材,助力其顺利“破土而出”。二是自主策划实施。各班级按照“自主设计、自主推进、自主管理”的原则,通过召开班委会、全体学员会议,策划制定班级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组织架构、任务分工、工作要求、考勤纪律、分组情况等内容。针对重点站区管委会“八站两场”驻地分散、干部熟悉程度不够的特点,各班积极动员全员研讨,形成班级文化、班旗班徽、班报简报以及班歌,分别组织主题班会,开展破冰、文体等团建活动,迅速拉近彼此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促进工学融合。训练营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采取非脱产组织调训的新模式,学员不脱离工作岗位,所有培训任务在不耽误工作情况下有序开展,将春运、“五一”等重点时期保障当做检验训练营效果的实践舞台,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促进工学融合,确保重点工作和实践训练两不误、两促进。开展北京站地区疏整促提升工作经验分享交流等活动,邀请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在“干而论道”中固本强基。组织年轻干部积极投身到站区一线,入网进格,值班值守,争当站区安全员、应急指挥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培训要求,在服务保障中贡献力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