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十四五”以來北京的綠色低碳發展?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25-09-15 11:00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十四五”以來,我們牢固樹立、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新成效,綠色北京建設邁上了新臺階。具體介紹四個方面:
第一方面,能源利用更加綠色高效。我們出臺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條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資源能源集約利用水準持續提升。具體這裡有兩組數據:一是北京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降至0.163噸標準煤,也就是創造每一萬元的經濟價值僅消耗0.163噸標準煤的能源,能源利用效率約是全國平均水準的3倍,優於經合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準;二是綠電佔全社會用電量近三成,大家每用3度電其中就有近1度是綠電,我們大家熟悉的2022北京冬奧會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了全部場館百分之百綠電供應。環球度假區也成為全球首家全綠電運營的超大主題公園。
第二方面,生態環境更加清潔美麗。我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動花園城市建設,首都生態環境發生歷史性變化。這裡彙報四個方面:一是空氣品質大幅改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十年下降近七成,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二是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超過90%,永定河等五大主幹河流全部重現“流動的河”並貫通入海,亮馬河等一批“水秀而可近、岸綠且可親”的綠色濱水空間解鎖開放。三是綠色屏障更加堅實,森林覆蓋達到44.95%,在世界大都市中處於領先水準,我們“拆欄透綠”實現2/3公園無界開放。四是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強,現有陸生野生動物620種,成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
第三方面,綠色動能更加澎湃強勁。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我們循綠而進,積極打造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具體看三組數據:一是全市有效綠色技術發明專利數達到6.6萬件,比2020年增長了約81%,總量和增速都居全國前列。二是清潔生産實現了一二三産全覆蓋,我們累計創建了國家級綠色工廠16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30家。三是先進能源、合成生物、綠色金融等戰略性基礎性綠色産業加速發展,“十四五”前三年新能源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約10.2%。
第四方面,低碳生活更加普及深入。綠色發展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低碳生活逐漸成為風尚。具體看兩組數據:一是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19萬輛,是“十三五”末期近3倍,現在置換新車的市民有近一半選擇了油車換電車。二是全市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穩定在96%以上,超過98%的受調查城鄉居民至少對兩類垃圾分類投放,比2020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當綠色低碳環保理念直抵每個人的內心,綠色生活方式成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綠色北京建設也將更有力量。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下一步,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閱讀全部
我來説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