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北京 > 專題視頻 > 近五年北京在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

近五年北京在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25-09-15 11:00 
分享: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曉濤: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十四五”期間全市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增速始終高於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速,着力來解決百姓所需、群眾所盼,來努力提高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全力提升多樣化服務的可及性。全市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博物館總數居全國城市首位,2024約1億人次走進博物館,來感受文明之美。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也達到53%,處於全國領先水準。300多所學校建設了“安心通學路”、開通了“通學公交線”,讓孩子們在更加安全環境裏茁壯成長。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為居民提供養老助餐、兒童托育、文體活動等服務,讓“公共客廳”溫暖社區鄰里。
  二是全力提高優質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像北京四中、清華附中、北師大實驗中學等一批優質校到郊區來辦學,努力讓更多的孩子上好學校,郊區新增中小學學位數超過8萬個。郊區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提高20%,像大家熟悉的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安貞醫院通州院區等一批三甲醫院已經實現了開診,全市新增醫療床位數超過9000張,並且我們每家綜合醫院都設立了兒科,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養老床位數也超過15萬張,特別是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從無到有,目前已建成115家,覆蓋207萬老年人,讓更多的老年人能就近就便獲得照顧。
  三是全力增強社會保障的公平性。“十四五”期間,全市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不斷完善,明確了由政府兜底保障的89項公共服務。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範圍由直系親屬擴大到近親屬。全國首批啟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累計參保超過100萬人。近萬家服務驛站向快遞小哥開放,讓他們感受到了城市雙向奔赴的溫暖。
  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們要保證一年比一年讓老百姓過得更好,將持續強化基本民生財力保障,推動更多資金來“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切實解決老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
閱讀全部

我來説兩句

昵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