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主題為“行走運河,賦能小康”。文化節期間將融合8大版塊39項主題活動,包括文藝創作、公眾參與、文體融合、非遺活動、專題展覽、雲端展示、學術講座及延展活動等,在闡釋大運河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的同時,利用多種宣傳渠道向公眾傳播保護理念,線上上線下為市民奉上一場場文化大餐,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的良好氛圍。[詳細]
2020年11月15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文聯、市廣電局、市文物局、市體育局、通州區委、通州區人民政府承辦,大運河北京段沿線七區宣傳部和文旅局協辦的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舉行閉幕式。
2020年11月7日,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在北京國際財富中心開幕。文化節期間,主辦方將舉行多種線上徵集、評選、文藝創作展示和系列非遺展示活動,並舉行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1月5日下午3點,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廳舉行“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新聞發佈會,市廣電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張家灣》討論的兩個主題:分離和死亡。作者希望告訴小讀者分離、死亡其實並不可怕,我們可以懷揣那些美好的回憶,從難過中尋找希望,繼續出發。
《白浮泉》是北京作家星竹的長篇小説新作,講述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以北京昌平白浮泉為源頭,使南北大運河得以貫通,從而奠基了京城水系基本樣貌的曲折過程。
《北運河書》是著名詩人谷禾的最新詩集,收入了他移居北京通州北運河畔十三年以來所創作的一系列詩作。
這條運河匯聚着跨越千年的文化脈絡。《北上》所寫的不僅僅是運河死而復生——它表徵着潛藏在文明與歷史背後的文脈涅槃。
劉紹棠大運河鄉土文學書係。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畫了京東大運河的田園風情畫,結構簡潔完整,鄉土色彩濃郁。
在這部傳統色彩濃郁的現實主義小説中,作者再現了一段改革年代裏的運河傳奇故事。大運河綿延千年,惠澤了千里沃野。
音樂會作為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以歌頌大運河為主題,精選了大運河沿線八個省市的特色音樂進行展示,為觀眾奉上了一段豐盛的文化大餐。
在充滿藝術感的舞臺圖景下,大運河作為連接南北的動脈,象徵着中華民族的不屈脊梁,蘊藏着百折不撓、勇於抗爭的運河文化,而被運河水滋養的兩岸兒女,在血液中世代流淌着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舞臺上,燈光閃爍之間是源遠流長的大運河奔騰、咆哮的磅礡氣勢;音樂流淌之中是船工們拉縴、升帆、劃漿的動人場景;閃轉騰挪之間是運河船工不畏艱難、努力勞作的畫面。
《功夫梨園》是一部少年功夫偶像動畫電影。從幾個中外少年的心靈成長體驗入手,透着真誠友愛的京味兒情懷,充分展現老北京的精、氣、神。這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國産動畫。
《大運河奇緣》以章回體的方式呈現,精選了13個具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展現大運河建設過程中涵蓋的歷史文化、民間故事和風土人情。
全片講述了通州拱衛京城數千年的歷史變遷,紀錄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規劃編制、生態環境建設、産業結構調整、文明城市創建、推動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階段性成果。
《京城大運河》作為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在敘事性上非常豐富,展現了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在抒情性上,京劇唱腔中所富含的韻味與魅力、舞臺表演上的靈動與自然更增添了作品情致。
整部《大運河》交響聲樂套曲由序曲《水在説》、第一樂章《運河人》、第二樂章《運河美》、第三樂章《運河情》和尾聲《向未來》5個部分、共15首歌曲組成。
北京市文化宣傳引導基金項目《國粹+ ——水路戲路大運河年度戲曲精品大匯》以北京和部分大運河沿線文化重鎮的專業戲曲院團為主體,梳理大運河戲曲文化傳承、發展和創新的脈絡,分享大運河沿岸的戲曲藝術成果,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2021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