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局和首都之窗共建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主題為“行走運河,賦能小康”。文化節期間將融合8大版塊39項主題活動,包括文藝創作、公眾參與、文體融合、非遺活動、專題展覽、雲端展示、學術講座及延展活動等,在闡釋大運河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的同時,利用多種宣傳渠道向公眾傳播保護理念,線上上線下為市民奉上一場場文化大餐,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的良好氛圍。[詳細]

“雲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 之 順義區·牛欄山
牛欄山鎮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是京東八大古鎮之一,境內坐落的山又名金牛山,相傳山洞中有金牛出現,故曰牛欄山。此次直播邀請北京物資學院教授陳喜波,結合順義漕運歷史,講述“牛欄八景”。
“雲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 之 昌平區·白浮泉遺址
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北源頭,白浮泉的利用對當時元大都的城市生活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本次直播邀請昌平區文旅局文物管理科科長張福升、前昌平博物館館長邢軍,講述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入通惠河濟運的壯舉。
“雲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 之 朝陽區·平津閘
平津閘由元代水利專家郭守敬親自指揮修建而成,也是目前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上唯一保存下來的漕運碼頭遺址。本次直播邀請朝陽區文旅局文物管理科任友、高碑店村工作人員邢桂芬,一起尋訪“一閘兩廟”。
“雲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 之 東城區·玉河故道
玉河故道旁的玉河庵經整體修繕後成為許多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地”——春風書院。本次直播邀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張中華、天街集團玉河項目負責人潘閃介紹近年來的玉河沿岸修繕保護工作成果。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2021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