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介紹一下順義區的情況 “兩區”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取得了哪些成果?

受訪人:北京市順義區副區長、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工委會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宋鵬

  我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順義區的基本情況。順義區位於北京市的東北部,距市區30公里,緊鄰城市副中心,連通京津冀,是首都國際機場的所在地,也是首都重點平原新城。全區總面積是10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6萬人。近年來我區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2023年順義區全區地區生産總值完成是2203億元,同比增長7%,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超過12%,穩居全市前三,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超過10%,增速指標持續保持全市的前列。我區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重點圍繞“3+3”總體佈局,即“新能源智慧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太”三大主導産業和“醫藥健康、智慧裝備、新一代資訊技術”三大新興産業。打造了首都等高精尖産業的主陣地。此外,我區還積極培育打造“順義會展”品牌,高品質做好新國展二三期的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專業展、品牌展和國際展,加快構建“會展+産業”的生態體系。

  “兩區”建設工作啟動以來,我們順義區也做了很多工作。2020年我區成功獲批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並成功納入北京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建設,面積達到28.5平方公里,位居全市各組團之首。在近三年全市兩區建設成效的評估中,我區持續保持最佳的A類,2024年以來,全區新增“兩區”入庫項目1014個,落地項目781個,均排名全市第一。順義區堅持高標準探索,多領域發力,“兩區”建設以來,先後形成跨境電商、進口醫藥試點等12項“兩區”的突破性政策,其中7項是全國首創,形成航材服務、文化貿易領域4個案例向全國複製推廣,醫藥貿易、特色監管等領域6個案例向全市複製推廣。今年,全區圍繞航空服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及京津冀協同、口岸便利化等方面,形成6項新一批制度創新的成果案例。今年一批“兩區”優質項目取得了新的進展,北京順鑫福通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獲“特別”的資産認證,成為全國首例食品行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數據資産登記案例;全市首家服務“兩區”建設創新發展的標準化精準服務站,在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也揭牌成立;首都機場國內貨運、航運的物流項目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加速高端物流要素的集中和集聚,年貨物處理能力將達到50萬噸;京東智慧産業園順義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打造新一代供應鏈導向型電商及智慧物流産業示範區;新國展二期預計於今年年底完工竣工,投産投用,而且到時候也歡迎主持人和各位朋友到國展二期去體驗,建成之後將成為北京單體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綜合型會展場館;帕德博恩大學國際預科學院北京校區的項目已經啟動,為順義區教育事業對外開放也將賦予新的動能。三大園區高水準開放也釋放了新的活力,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依託兩區建設,圍繞主導産業,累計了實現了41項的政策突破,形成4個國家級的複製推廣案例。今年以來,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加快落實國務院批復的服務業擴大開放2.0方案,建設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全力實現罕見病藥品“通關快、品類多、價格低”的目標,服務健康中國的戰略。“保稅+消費升級”服務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通過一般貿易監管方式,向境內銷售了69萬件商品,實現銷售額3億元,有效豐富了跨境電商消費的供給。全國首例京津冀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業務已經落地,輻射帶動京津冀的消費市場。天竺綜保區作為國內首個空港型綜保區是北京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2023年,國務院批復在北京天竺綜保區建設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天竺海關實現分鐘通關,這應該是創造了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這個得到了企業的歡迎,將企業藥品的洽談和採購進口時間節省了60余天,推動由“人等藥”向“藥等人”的轉變。兩種罕見藥品經咱們天竺綜保區出區,配送至北京協和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順利交付了我們的患者使用,提升了藥品的可及性,破解了罕見病患者診療及用藥的難題。上半年天竺綜保區進口罕見病藥品是12.9億元,同比增長了15.5%,佔同期北京地區罕見病藥品進口的89.8%。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以經濟技術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對德合作園區,就是中德産業園,是全市先進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和全市首批市級兩業融合的示範區成功召開了,就是今年上半年我們成功召開了2024年中德(歐)隱形冠軍的論壇。中德汽車産業數據可信流通服務平臺等10余個項目完成了合作簽約;落地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保險資管公司安聯保險、德國博世公司、智慧診斷服務板塊博世工業4.0創新中心、北京市首家智慧製造領域外商投資的中德萊茵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這都是我們今年新落的,而且創造很多首家,可以説初步形成了德企集聚的態勢。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全面系統了解投資北京的機遇與優勢,更好地制定在京投資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