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介紹一下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基本情況。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直管區內是15.6平方公里,功能擴展區28.5平方公里,政策覆蓋區115.7平方公里,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航空服務企業數量最多、開放水準最高、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機場臨空區。不僅樹立了首都開放型經濟的新旗幟,更為全球接入中國市場,共用發展機遇開闢了廣闊的空間。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包括天竺綜合保稅區、中德産業園、首都國際機場、新國展等重要功能區,是首都第一國門的所在地,是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也是首都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功能引領區。近年來呢,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作為全國臨空經濟的示範引領區,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的創新發展,加快構建以航空服務為核心,以醫藥健康、臨空製造、物流貿易、商務消費為支撐的“1+4”現代臨空産業體系,不斷吸引國際資源要素,加速向這裡來集中和集聚,打造首都高品質發展新的增長極。今年上半年,臨空區園區規模以上的企業已達到了509家,營業收入突破了1600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收入920億元,同比增長23.9%,領跑並帶動多産業的增長,累計進出口總值突破了800億元,同比增長是11.7%。在航空服務領域,這個臨空區域最核心、最著名的、最突出的是航空服務領域,在航空服務領域,隨着民航業的快速復蘇,園區航空服務業快速增長,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是916.8億元,同比增長28.8%。我們累計引進航空及關聯企業88個,同時,積極投入北京的“雙樞紐”建設,運輸收入達62.7億元。下半年,我們又針對旅客出游出行需求的特點,調整了航線的網路結構,通過機型的優化、運力的調配等方式新開、加密、恢復多條國際和國內的航線,保持營收的持續增長。這是我們的航空領域,這個醫藥健康領域呢,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要積極推進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産品的試點,開設進口生物製品檢驗的綠色通道,建立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進口醫藥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多項創新政策激發活力,成為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發展的新引擎。今年,在市藥監局和北京海關等部門的指導和支援下,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管委會會同醫療機構、醫療貿易企業,我們是密切合作探索進口,未在國內上市的罕見病藥品由特定的醫療機構指導藥品使用,讓政策惠及更多的罕見病患者。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還與中國罕見病聯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揭牌設立了北京首個罕見病專屬診所,叫“北京罕萌診所”。園區現在已經聚集了罕萌診所、北大口腔、天竺門診部、友誼醫院等多所醫療機構,上藥、國藥、華潤、強生、默克雪蘭諾等國內知名醫藥企業,包括醫療機構一共30余家,從綜保區口岸通關的藥品類已經增至了200余種。在臨空智造領域,寶潔、中科星圖等多家高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紮根園區,高端製造業展出了強大的活力。園區上半年共引入科技型企業71家,新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8家,外資研發中心增至了10家,工業産值超130億元。在産業金融領域,作為首都産業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之一,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依託國家、市區級各類優惠政策,聚焦産業金融、航空金融等領域,打造特色金融産業集群,為實體經濟的發展“輸血供氧”。今年上半年,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引進金融類項目,註冊資本超五十億,其中央企子公司5個。此外,中航材租賃、建信金租上半年已投放飛機租賃資産約5億,航空金融項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為區域金融企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作為我國臨空經濟的起源地,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在高水準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受訪人:北京市順義區副區長、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工委會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