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是首都功能核心區這個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面積不大,總的面積有41.84平方公里。人口,大概常住人口是70萬,戶籍人口大概是100萬左右。那麼作為首都功能的核心承載區,東城的區情有這麼幾個突出的特點。第一個就是古今輝映、資源富集。東城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區內可以説這個資源豐富而且很多都是獨一無二的天花板級的資源,像我們的東長安街沿線,包括天安門廣場和天安門城樓,這都是世界矚目的國事活動舉辦地。東長安街兩側也遍佈中央政務單位。全區的駐區中央單位達到了48家,並且這個數量還在進一步的增加。所以,營造安全、高效、優良的中央政務環境也是東城首要的職責使命。過程中,我們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也同時享受了這些安全、高效、優良的營商環境。另外,就是大家一提到東城,一提到東城往往都想到這個古都——古都北京很多文化名片。最近,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作為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列入了世界遺産名錄。那麼,全長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貫通東城的南北,北到鐘鼓樓,南到永定門。可以説歷史文化古跡遍佈。那麼中軸線申遺成功也使我們東城的世界遺産數量增加到了4處,這在任何一個區域來説都是一個罕見的數字。另外三處有以前已經申遺成功的故宮、天壇和大運河,其中大運河的這個遺址的玉河段,實際上就在我們的鐘鼓樓旁。那麼這些呢,實際上也都是我們寶貴的這種文化遺産資源。另外東城呢,還有很多的文保單位。其中國家級的文保單位就達到了53處,眾多的博物館和劇院有80家左右,還有北京最密集的咖啡店、書店這樣的一些這個群落,故宮、王府井、隆福寺也正在全力的打造文化金三角。我們還有一些這個特別具有北京老城特色的平房四合院片區,像前門東區、東四、景山這樣的一些區域,也在正在推進片區保護更新,這也為我們未來要落地一些符合首都功能的一些産業能夠提供一些新的、有特色的四合院這種風格的載體。另外,北京文化論壇永久落戶東城,也就是在7天后馬上就要開幕。所以説東城呢,在這個文化資源這方面是非常非常富集的。東城作為國家中樞、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間畫卷和宜居福地,也正在向全世界展露我們的新顏。第二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産業創新、經濟穩健。雖然東城區在全市所有的區中我們面積最小,但是我們的經濟總量、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些重要的指標規模都在全市的第四位,所以它的密度是很高的,經濟密度比肩發達國家主要城市的核心區水準。去年東城區的地區生産總值是3574億,同比增長了5%。過去的三年,我們年均的增速都達到了6.2%,年均增幅達到了6.2%,這為我們實現“十四五”年均增長5%的目標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區級的財政收入也是突破了200億元關口,同比增長了8.4%,像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些,我們在全市無論是規模還是增長速度都是發展都是非常好的。有了很好的發展勢頭,那麼東城的這個結構裏面它的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我們的總部經濟特色突出,駐區的總部企業達到了378家,其中央企的一級總部有14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有15家,上市公司將近40家。所以在這個相對面積比較小的一個行政區,但是比較處在這個北京的核心地帶,所以它的這個各方面産業活動,經濟活動的這個密度都是極高的。可以説我們在這個東城的發展過程中,是生動體現了如何去找到一條疏解減量、提質增效的,這樣一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一條新路。第三點就是我們的這個工作導向和這個對於招商引資來説,我們的一個工作思路就是要深挖潛力、虛位以待。東城區的産業空間體量是相對有限的,當然因為有限,所以寶貴。目前的我們是有304棟的商務樓宇,總面積是1200萬平方米。在這300多棟裏面,其中達到億元樓宇的標準的就有37棟,所以東城區也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樓宇經濟標桿城區30強。那麼在首都核心區減量疏解的大背景下,如何去推進存量資源的整合利用,把這些有限的、寶貴的空間提供給合適的企業實現配率,實現這個配置的效率最優、綜合效益最大是東城區發展的唯一選擇,這也跟最近三中全會所指出來的我們要實現這個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可以説是完全一致的。那麼去年以來呢,我們通過不懈的努力,促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機構、企業的落戶,幫助他們在東城找到了滿意的辦公場地或者園區,像農銀理財、國網數科、中投、中匯人壽、長江商學院、崑崙萬維等等。那麼這些機構和企業都是這個發展勢頭非常好的優質的企業,特別難得的是從今年開始,東城還有五個地塊即將入市供地,能夠提供的總的建築規模是大概是在30萬平方米左右。其中還有一些地方是很有特色的,比如説剛才我提到的這個皇城景山,這個片區呢它實際上是作為一個這個北京市首個片區式城市更新項目,能夠為企業提供老城內獨的這種四合院産業空間資源。就像四合院都是住人,實際上現在我們打造的就是四合院空間,它是複合利用的,可以用於一些企業的這個經營辦公。那麼這個片區的這個地上地下總建築面積有將近6萬平米。另外像東城數字科技大廈、隆福寺二期、望壇商務樓等等,還有十幾個項目都在陸續的竣工投用,新提供的産業空間也有50萬平米左右。未來幾年,我們還會統籌利用二環外的4.8平方公里寶貴空間這個打造安外,也就是安定門外,還有東外,東直門外,永外是永定門外,這樣一個科創金三角,那麼預計也能夠新增産業空間350萬平米,為更多的優質企業落地東城提供支援。所以大家以前可能一想到東城都在想二環內是老城區,但實際上在東城的這個行政轄區內呢,在二環外還有幾個很寶貴的幾個金角銀邊,就是在北二環外一直到北三環安德門門外這個地區,實際上我們還是有像金隅環貿這樣的科技産業園區。像東直門外新投用剛剛新建成的這個信達中心也釋放了很優質的這種高品質的辦公載體,永定門外實際上還有比較廣闊的這樣的一個開發空間,現在我們也在陸續推動它的轉型,希望能夠打造以央企的數字科技業務為主要這個特徵的這樣一個數字經濟産業園區。
東城區在吸引投資方面的獨特優勢?
受訪人:東城區副區長 王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