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怀柔区有哪几个重点产业?

受访人:北京市怀柔区副区长 韦小萍

  我们围绕着以怀柔科学城为统领的,刚才说到的1是我们的生态涵养,3是我们刚才说的三张“金名片”,围绕着“1+3”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与基础研究相适应,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1123”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1123”第一个“1”是以壮大科技服务业为重点,提升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着力引进科学研究和实验发展,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产业的体系,吸引专业化、国际化的科技转化高端人才,构建以“成果转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经理人”,这种链条为支撑一体的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全面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加速科技服务业的在怀聚集。第二个“1”是以高端的科学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为核心,建设国家高端的科学仪器,装备产业聚集区。这也是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在三城一区主平台中对怀柔的一个重要的定位。我们重点引进科学仪器和传感器领域的科研机构和头部企业,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紧扣研发、投资、设计、制造、展示、交易等关键的环节,建设北京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的高地。这个“2”是指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产业为支撑,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聚集,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命科学这两个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我们是依托怀柔实验室,这也是我们怀柔的一个国家实验室,以国家能源需求为导向,重点布局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材料等产业,构建能源材料的产业体系。同时我们依靠这个实验室,不断的在打造能源迭代的技术平台,重点发展新型储能、轻量化材料等细分领域,以新能源技术产业化落地为核心目标,重点发展动力电池检测、固态电池系统开发等产业,打造全球顶尖的具备应用、测试和评价功能的共享迭代平台,以有色金属材料、轻量化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为方向,推进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生命科学产业。我们是依托怀柔科学城内布局的十余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和设施平台,聚焦医学影像检测和病理分析、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细胞与基因药物领域,打造了22万平米的产业创新的策源地和约7平方公里的产业拓展集聚区,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吸引科技创新主体产业化项目入驻。“3”是我们怀柔的这个特色产业,我们指的是高端制造、都市工业和影视文化旅游这三个特色的产业,高端制造这个产业主要是依托了福田戴姆勒的重卡项目产业链,布局高端的装备设计制造质量管控和供应链的体系,形成高端重卡智能制造的基地、汽车金融服务中心、物流和车载物联网中心等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汽车产业生态,做强智能制造汽车产业的集群,都市工业也是怀柔特别有特色的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在怀柔的基础非常雄厚,我们也鼓励和引导食品饮料的企业在怀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这些功能机构支持食品饮料企业,研发个性化、高端化的新产品,融入这种文化、健康和时尚的元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鼓励我们现有的这些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工厂示范引领区内的食品饮料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推动这个都市工业的提质增效。第三个特色产业就是我们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这个产业立足于数字赋能,以精品的IP为核心,引进和培育双向发力,聚焦创新影视、视听传媒、互动演艺、数字创意、动漫游戏五大核心产业的重点布局,重点布局以内容生产、运营传播、价值变现三大创新方向的这种影视文化产业。我们围绕着这个产业打造“影视文化+”的这种产业体系,围绕“来影都过周末”,建设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文旅特色的消费微中心,推动科技、影视、艺术、旅游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出“电影+慢生活、微旅游”的这种消费模式,打造三个“永不落幕”,一个是“永不落幕的中国节”,“永不落幕的音乐节”和“永不落幕的电影节”,开展“有一种生活叫怀柔”-“来怀柔”的这种系列活动,发布了26条的四季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慢生活、微旅游”式的全域影视文化旅游新格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全面系统了解投资北京的机遇与优势,更好地制定在京投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