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这个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面积不大,总的面积有41.84平方公里。人口,大概常住人口是70万,户籍人口大概是100万左右。那么作为首都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东城的区情有这么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古今辉映、资源富集。东城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区内可以说这个资源丰富而且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天花板级的资源,像我们的东长安街沿线,包括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这都是世界瞩目的国事活动举办地。东长安街两侧也遍布中央政务单位。全区的驻区中央单位达到了48家,并且这个数量还在进一步的增加。所以,营造安全、高效、优良的中央政务环境也是东城首要的职责使命。过程中,我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同时享受了这些安全、高效、优良的营商环境。另外,就是大家一提到东城,一提到东城往往都想到这个古都——古都北京很多文化名片。最近,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那么,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贯通东城的南北,北到钟鼓楼,南到永定门。可以说历史文化古迹遍布。那么中轴线申遗成功也使我们东城的世界遗产数量增加到了4处,这在任何一个区域来说都是一个罕见的数字。另外三处有以前已经申遗成功的故宫、天坛和大运河,其中大运河的这个遗址的玉河段,实际上就在我们的钟鼓楼旁。那么这些呢,实际上也都是我们宝贵的这种文化遗产资源。另外东城呢,还有很多的文保单位。其中国家级的文保单位就达到了53处,众多的博物馆和剧院有80家左右,还有北京最密集的咖啡店、书店这样的一些这个群落,故宫、王府井、隆福寺也正在全力的打造文化金三角。我们还有一些这个特别具有北京老城特色的平房四合院片区,像前门东区、东四、景山这样的一些区域,也在正在推进片区保护更新,这也为我们未来要落地一些符合首都功能的一些产业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有特色的四合院这种风格的载体。另外,北京文化论坛永久落户东城,也就是在7天后马上就要开幕。所以说东城呢,在这个文化资源这方面是非常非常富集的。东城作为国家中枢、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间画卷和宜居福地,也正在向全世界展露我们的新颜。第二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产业创新、经济稳健。虽然东城区在全市所有的区中我们面积最小,但是我们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重要的指标规模都在全市的第四位,所以它的密度是很高的,经济密度比肩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核心区水平。去年东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是3574亿,同比增长了5%。过去的三年,我们年均的增速都达到了6.2%,年均增幅达到了6.2%,这为我们实现“十四五”年均增长5%的目标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区级的财政收入也是突破了200亿元关口,同比增长了8.4%,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我们在全市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是发展都是非常好的。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那么东城的这个结构里面它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我们的总部经济特色突出,驻区的总部企业达到了378家,其中央企的一级总部有1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15家,上市公司将近40家。所以在这个相对面积比较小的一个行政区,但是比较处在这个北京的核心地带,所以它的这个各方面产业活动,经济活动的这个密度都是极高的。可以说我们在这个东城的发展过程中,是生动体现了如何去找到一条疏解减量、提质增效的,这样一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新路。第三点就是我们的这个工作导向和这个对于招商引资来说,我们的一个工作思路就是要深挖潜力、虚位以待。东城区的产业空间体量是相对有限的,当然因为有限,所以宝贵。目前的我们是有304栋的商务楼宇,总面积是1200万平方米。在这300多栋里面,其中达到亿元楼宇的标准的就有37栋,所以东城区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那么在首都核心区减量疏解的大背景下,如何去推进存量资源的整合利用,把这些有限的、宝贵的空间提供给合适的企业实现配率,实现这个配置的效率最优、综合效益最大是东城区发展的唯一选择,这也跟最近三中全会所指出来的我们要实现这个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去年以来呢,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促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机构、企业的落户,帮助他们在东城找到了满意的办公场地或者园区,像农银理财、国网数科、中投、中汇人寿、长江商学院、昆仑万维等等。那么这些机构和企业都是这个发展势头非常好的优质的企业,特别难得的是从今年开始,东城还有五个地块即将入市供地,能够提供的总的建筑规模是大概是在3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还有一些地方是很有特色的,比如说刚才我提到的这个皇城景山,这个片区呢它实际上是作为一个这个北京市首个片区式城市更新项目,能够为企业提供老城内独的这种四合院产业空间资源。就像四合院都是住人,实际上现在我们打造的就是四合院空间,它是复合利用的,可以用于一些企业的这个经营办公。那么这个片区的这个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有将近6万平米。另外像东城数字科技大厦、隆福寺二期、望坛商务楼等等,还有十几个项目都在陆续的竣工投用,新提供的产业空间也有50万平米左右。未来几年,我们还会统筹利用二环外的4.8平方公里宝贵空间这个打造安外,也就是安定门外,还有东外,东直门外,永外是永定门外,这样一个科创金三角,那么预计也能够新增产业空间350万平米,为更多的优质企业落地东城提供支持。所以大家以前可能一想到东城都在想二环内是老城区,但实际上在东城的这个行政辖区内呢,在二环外还有几个很宝贵的几个金角银边,就是在北二环外一直到北三环安德门门外这个地区,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像金隅环贸这样的科技产业园区。像东直门外新投用刚刚新建成的这个信达中心也释放了很优质的这种高品质的办公载体,永定门外实际上还有比较广阔的这样的一个开发空间,现在我们也在陆续推动它的转型,希望能够打造以央企的数字科技业务为主要这个特征的这样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区。
东城区在吸引投资方面的独特优势?
受访人:东城区副区长 王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