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投资北京会客厅》东城区完整版

受访人:东城区副区长 王智勇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投资北京会客厅,我是主持馨桓。投资北京会客厅是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打造的,旨在为北京市投资促进部门与产业主管部门、各区分管产业发展部门、各区招商引资机构、知名企业等机构组织之间搭建一个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今天的节目当中呢,我们也是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王智勇王区长。王区,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跟直播间的朋友们来打个招呼。

  王智勇:各位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东城区政府副区长王智勇,很高兴来到今天的投资北京会客厅。

  主持人:非常欢迎王区今天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王区,您来了我们还是想向您先来了解一下,咱们东城区在吸引投资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王智勇: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也介绍一下东城区的情况和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一些特色和优势。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这个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面积不大,总的面积有41.84平方公里。人口,大概常住人口是70万,户籍人口大概是100万左右。那么作为首都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东城的区情有这么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古今辉映、资源富集。东城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区内可以说这个资源丰富而且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天花板级的资源,像我们的东长安街沿线,包括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这都是世界瞩目的国事活动举办地。东长安街两侧也遍布中央政务单位。全区的驻区中央单位达到了48家,并且这个数量还在进一步的增加。所以,营造安全、高效、优良的中央政务环境也是东城首要的职责使命。过程中,我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同时享受了这些安全、高效、优良的营商环境。另外,就是大家一提到东城,一提到东城往往都想到这个古都——古都北京很多文化名片。

  主持人:是的。

  王智勇:最近,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那么,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贯通东城的南北,北到钟鼓楼,南到永定门。可以说历史文化古迹遍布。那么中轴线申遗成功也使我们东城的世界遗产数量增加到了4处,这在任何一个区域来说都是一个罕见的数字。另外三处有以前已经申遗成功的故宫、天坛和大运河,其中大运河的这个遗址的玉河段,实际上就在我们的钟鼓楼旁。那么这些呢,实际上也都是我们宝贵的这种文化遗产资源。另外东城呢,还有很多的文保单位。其中国家级的文保单位就达到了53处,众多的博物馆和剧院有80家左右,还有北京最密集的咖啡店、书店这样的一些这个群落,故宫、王府井、隆福寺也正在全力的打造文化金三角。我们还有一些这个特别具有北京老城特色的平房四合院片区,像前门东区、东四、景山这样的一些区域,也在正在推进片区保护更新,这也为我们未来要落地一些符合首都功能的一些产业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有特色的四合院这种风格的载体。另外,北京文化论坛永久落户东城,也就是在7天后马上就要开幕。所以说东城呢,在这个文化资源这方面是非常非常富集的。东城作为国家中枢、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间画卷和宜居福地,也正在向全世界展露我们的新颜。第二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产业创新、经济稳健。虽然东城区在全市所有的区中我们面积最小,但是我们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重要的指标规模都在全市的第四位,所以它的密度是很高的,经济密度比肩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核心区水平。去年东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是3574亿,同比增长了5%。过去的三年,我们年均的增速都达到了6.2%,年均增幅达到了6.2%,这为我们实现“十四五”年均增长5%的目标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区级的财政收入也是突破了200亿元关口同比增长了8.4%,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我们在全市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是发展都是非常好的。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那么东城的这个结构里面它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我们的总部经济特色突出,驻区的总部企业达到了378家,其中央企的一级总部有1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15家,上市公司将近40家。所以在这个相对面积比较小的一个行政区,但是比较处在这个北京的核心地带,所以它的这个各方面产业活动,经济活动的这个密度都是极高的。可以说我们在这个东城的发展过程中,是生动体现了如何去找到一条疏解减量、提质增效的,这样一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新路。第三点就是我们的这个工作导向和这个对于招商引资来说,我们的一个工作思路就是要深挖潜力、虚位以待。东城区的产业空间体量是相对有限的,当然因为有限,所以宝贵。目前的我们是有304栋的商务楼宇,总面积是1200万平方米。在这300多栋里面,其中达到亿元楼宇的标准的就有37栋,所以东城区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那么在首都核心区减量疏解的大背景下,如何去推进存量资源的整合利用,把这些有限的、宝贵的空间提供给合适的企业实现配率,实现这个配置的效率最优、综合效益最大是东城区发展的唯一选择,这也跟最近三中全会所指出来的我们要实现这个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去年以来呢,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促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机构、企业的落户,帮助他们在东城找到了满意的办公场地或者园区,像农银理财、国网数科、中投、中汇人寿、长江商学院、昆仑万维等等。那么这些机构和企业都是这个发展势头非常好的优质的企业,特别难得的是从今年开始,东城还有五个地块即将入市供地,能够提供的总的建筑规模是大概是在3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还有一些地方是很有特色的,比如说刚才我提到的这个皇城景山,这个片区呢它实际上是作为一个这个北京市首个片区式城市更新项目,能够为企业提供老城内独的这种四合院产业空间资源。就像四合院都是住人,实际上现在我们打造的就是四合院空间,它是复合利用的,可以用于一些企业的这个经营办公。那么这个片区的这个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有将近6万平米。另外像东城数字科技大厦、隆福寺二期、望坛商务楼等等,还有十几个项目都在陆续的竣工投用,新提供的产业空间也有50万平米左右。未来几年,我们还会统筹利用二环外的4.8平方公里宝贵空间这个打造安外,也就是安定门外,还有东外,东直门外,永外是永定门外,这样一个科创金三角,那么预计也能够新增产业空间350万平米,为更多的优质企业落地东城提供支持。所以大家以前可能一想到东城都在想二环内是老城区,但实际上在东城的这个行政辖区内呢,在二环外还有几个很宝贵的几个金角银边,就是在北二环外一直到北三环安德门门外这个地区,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像金隅环贸这样的科技产业园区。像东直门外新投用刚刚新建成的这个信达中心也释放了很优质的这种高品质的办公载体,永定门外实际上还有比较广阔的这样的一个开发空间,现在我们也在陆续推动它的转型,希望能够打造以央企的数字科技业务为主要这个特征的这样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区。

  主持人:这个太棒了。因为您刚刚跟我们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未来呢,我们东城将开放五个地块入市供地,所以可能很多企业就开始跃跃欲试了。那既然说到这儿,还有很多企业想要去落户我们的东城,想要在东城投资兴业。那过去很多人可能想作为东城的产业聚集,可能更多都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或者是这个总部经济带来的,那么我想问问您,我们东城目前来说有哪几个重点产业。除了刚刚我们比较熟知的之外,我们这些重点产业的聚集区它有哪些特点和产业基础,也是让我们企业可以去重点关注的。

  王智勇:好的。实际上说起东城的这个产业特色,或者说是我们聚焦哪些领域,可能大家印象最深的往往还是文化产业,当然文化是东城的底色这个是我们的,也是我们的优势,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一些重点发展的方向。东城的这个产业发展特点可以说它是以文化为底色,以金融为引擎,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我们正在按照这样的一个模式和架构,在因地制宜的培育发展与核心区要求相匹配的新质生产力,引导科技回归都市,创新激活老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刚才提到的几个领域呢,其中,金融业是东城区的第一大产业。我们的驻区金融机构有将近一千家,产业产值增加值也超过一千亿元,在全区的经济总量里面占比超过30%,在全市的这个金融业中的比重也是比较高的,达到了13%。那么去年以来呢,我们也是吸引了一批新的金融机构的落地,比如说摩根士丹利在东城新设另类投资和期货子公司,国能工融成立了150亿元的新能源基金,招商公路等一批REITs运营机构也在东城落地,为我们的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产业是东城的特色优势产业,我们的这个文化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确实在全市来说都是比较有显示度的,目前我们有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是500多家,产业收入也超过一千亿元。有一个可以说明东城区的文化企业的领先优势的一个指标,就是在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中,东城区就占了五个。那么我们也成功创建了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实际上是既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也发挥了刚才提到的这个金融业集聚的这个优势。另外,数字经济这一块实际上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中关村东城园一共各类的国高新企业也接近600家,专精特新企业有180家,像天翼云这样的企业我们有4家已经入选北京市数字经济标杆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收入已超过3000亿。所以去年以来我们也特别高兴的看到像一批以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一些企业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像昆仑万维、中文在线,他们也先后推出了自己的AI大模型,蘑菇车联成为了新晋的“独角兽”,像国网数科、国能数智等等一批央企的数字化平台也纷纷入驻到东城来,像千寻位置这样在北斗应用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也落地到东城来,也显示了东城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的成果,我们觉得后续在这方面还有很强的这种发展态势。那么在产业的空间聚集方面呢,实际上东城可能相比其他地区来讲,我们这个特色不是很鲜明,因为它在历史上并没有形成集中成规模的产业功能区。那么作为建成区,东城区的空间资源比较有限的这样一个情况下为了打破经济增长的瓶颈去年我们也创新地提出了产业组团式发展的这个思路,按照“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居宜业”的标准,重点打造8个产业组团,形成380万平米的高品质产业空间。那么去年我们算了一下,8个组团新入驻的企业就达到了111家,组团整体实现的区级收入有60多个亿,占全区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增长了12.7%,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这个企业的增速。今年东直门交通枢纽这个组团,也就是我们说的东外这个组团有60万平米产业空间已经全面竣工,14万平米的写字楼正式运营。另外呢,像五星级酒店和购物公园17万平米的商业也将在明年投入使用,像永外地区的金隅环贸组团目前也是正在全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我们也在推动地铁站口与商业办公楼宇的地下连通,为大家提供更好的这种办公的条件。航星园组团也是正在打造国际数字健康应用创新中心,东北二环、金宝街、东方广场这些组团相对来讲这个发展比较成熟,现在正在做提质升级的工作力争导入更好的新的优质企业,歌华青龙和永外组团目前也正在加快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力争尽快的提供一些这个优质的产业空间,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

  主持人:确实,刚刚听您介绍的话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亮眼的一个成绩。尤其您刚刚提到了我们的这个数字经济,想必很多这个金融单位或者是做数字经济的可能会重点关注这一方面。而且我在民间听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说现在的这个金融单位特别喜欢把办公地址选址在我们的四合院当中。这样的话其实我们东城就是值得各位企业家朋友去重点关注的了。那么接下来,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用资本吸引和支持企业发展方面的也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那也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我想问一下未来我们东城区在这一方面会有一些重要的举措吗,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智勇:资本可以说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一个必需要素。这是东城区,除了运用好区内集聚的这些金融业的相关的这些资源,我们也在探索如何用好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今年的7月份,我们把原来的这个基金做了梳理,修订了相关的管理办法,那么主要的是以母基金出资设立子基金的模式来运作。对于区政府支持的一些重大项目,重大的基金,我们也可以采取直接投资的模式来予以支持。现在我们主要是两个领域,一个是文化产业,我们有一个文化基金,另外是在这个科创领域,我们也成立了这个科创基金。文化和科技应该说是东城在提供投资支持这方面我们主攻的方向。那么我们的引导基金的总规模大概在50亿元左右,主要是投向一些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些相关的企业,其中包括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向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另外打造文化产业新高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等等。就是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实际的投资的案例。我觉得下一步我们还会加大力度在当前的一些文化和科技企业普遍需要一些投资支持的这个背景下,我们会加大力度做好投资的这个工作

  主持人:确实,所以呢我们也期待我们的这个资金方面可以去为我们的企业做一些支持和服务。那同时的话我们的企业可能更关心,如果说我们落户东城的话,是否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服务,比如说政策上的这个帮助或者是解读,包括我们的一些像外围的法律服务等等,我们这边是不是有一些支持。

  王智勇:好。您说的这个我想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服务,是一个整体的营商环境的一个优化改善。那么东城区在过去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改革中一直也是走在北京前列的,全市前列的。我们连续五年在全市的营商环境评价中是排名前列,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北京服务的东城样板。因为咱们北京市已经提出来,就是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我们要推出这个背景服务,那么东城作为核心区、首善之区,我们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决心去打造北京服务的东城样板,为企业投资经营做好全周期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像这个在提供高效的政务服务这方面,我们在各方面的指标,比如说像这个全程网办、一站式集成服务、一体化监管等等,都是按照全市的统一的部署,我们在高效的落实我们打造的“智慧政务”服务大厅,现在已经正式运行了,将为企业提供24小时的不打烊服务。那么今年的这个相关的一些这个投资基金,刚才讲到了一些就是我们的区级科创基金,已经跟市级的大基金一起联动来完成一些市区联投的这个业务,下一步,我们还会再设立一些新的政府引导基金,用真金白银来助力企业的发展。同时呢,东城也推出了一个我们自己的服务品牌叫“紫金服务”,紫金就是谐音紫禁城,当然紫金也代表比较高贵的意思。我们推出“紫金服务”品牌全方位的来陪伴护航企业的成长,我们的区级的服务包企业已经覆盖到600家重点企业,这样的话,我们跟企业之间的沟通有一个很顺畅的这样一个接口。当然在整体的区域营商环境打造上,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些就是我们的这个综合保障的资源,比如说在这个优质的教育资源方面,我们也在推动我们的资源能够向更多的人群去覆盖,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北京二中、北京五中的新校区的建设,拓展它的校区,那么从明年起将为企业的人才子女提供更多的优质中学学位。另外,东城的医疗资源也都比较丰富,大医院、名医院云集,我们也发挥这些顶级医疗资源的聚集优势,推动区属医院和协和北京医院共同来建设紧密型医联体。这样的话,对我们的一些医疗产业,特别是中医药国际化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撑。同时这些医疗资源实际上也在为我们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我们还推出了一个紫金公寓,就是大家现在住的都比较远,可能更多的希望在公司附近找到一些就近能够居住、值班或者是一些单身青年能够居住的宿舍,那么我们现在推出的紫金公寓已经统筹了各类房源1000多套,尽最大的努力让企业人才能够实现就近居住、减少通勤,我们把这项工作和我们核心区的住宿业转型提升结合起来,引导一批有改造提升需求的这些原有的一些住宿业酒店去转型为我们的紫金公寓。另外,我们还搭建了和企业之间的这个常态化的沟通联席机制,举办政企会客厅,一般是由我们的这个区政府领导和相关的企业家一块儿,就一些这个区域的发展,围绕着企业的需求如何做好服务来做一些深入的沟通。今年我们还提出了这个紫金服务十大行动,包括一系列的服务企业的举措,有市场准入否定事项报备行动,也就是全面的落实锁定十项配置,有市场监管“无事不扰”行动,我们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协同优化涉企政务服务行动,有拓展紫金服务管家队伍行动,有打造紫金公寓服务系统行动升级员工健康服务行动,深耕文化赋能营商环境行动等等一系列的行动计划。这样是把我们的整个区域的这个综合性的营商环境我想做一个全面的提升。对,那么另外我们还深化伙伴关系,我们提出了紫金发展伙伴计划。在今年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正式推出了这样一个计划,那么计划实际上就是把东城区的一些优秀企业,我们向他们广发英雄帖,征集他们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看看大家都有什么资源,能够在哪些方面让企业间形成这种伙伴,能够形成合作。所以我们经常说政府给政策不如帮助企业来找机会,这样大家在一块儿,按照这种共生、共享、共治、共创、共赢的这个原则在一块儿增进交流,我们也提出了在伙伴计划下面共同来打造政企交流平台、银企投融资合作平台、重点人才服务平台、业务拓展平台和综合保障平台,这样五大平台,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资金发展伙伴计划能够有更多的企业来参与,不光是目前在东城区的,还包括有意愿到东城区来投资发展的,我们也一样把大家这个凝聚在一起,寻找新的商机,助力企业的发展。

  主持人:确实,通过刚刚的介绍,我的感受就是咱们东城区真的是建立了一个非常全面从全方位来讲,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企业职工都是非常棒的营商环境。因为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到了咱们区,包括也是跟咱们的市级结合有到我们的这个政府的引导基金,给到我们的企业做帮助和支持。那对于我们的企业职工来讲呢,解决了医疗、住房、教育这些基础的民生问题,我相信中国的企业都会愿意加入到这个资金计划当中来,那如果说企业感兴趣的话,您能不能公开一下咱们的联系方式,怎么样跟咱们东城区的投资促进部门取得一定的联系呢。

  王智勇:好的。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他们是无论对于新来的,有意愿到东城来的企业,还是已经在东城区发展的企业,都是一个服务的窗口。这个在这里我们给大家留一个他们的电话,他们的电话是东城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87160650和87160616,这个我们也是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就是政府在服务企业这方面的还是要做好大后勤的工作,就是把我们各方面的服务和环境

  尽量的去优化提升,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感到政府的温暖。同时在政府的一些

  管理等等一些方面能做到无感,也就是说政府通过我们的一些工作,能够去给企业解除更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的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领域,去在市场上能够取得更好、更大的发展。所以如果有一些需求的话可以随时在我们的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联系。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因为您刚刚提到了这个紫金的一个印象,还也是象征着福气和祥瑞,所以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落户北京,落户东城这块儿福气祥瑞之地。好的,非常感谢王区今天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给我们介绍了非常多和从全方位介绍了我们东城的投资营商环境,也希望更多的企业的落户东城。再次感谢您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谢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全面系统了解投资北京的机遇与优势,更好地制定在京投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