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策解读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要点解读

日期:2024-05-16 09:27    来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分享:
字号:        

  一、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指什么?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商事制度改革新方向,开展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已获总局批复。试点将全方位构建“一标四维”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服务体系,即以实现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规范统一、改革创新、信用赋能、风险防控四个维度为着眼点,探索先行先试便利举措,创新制度设计,为全国继续深化改革贡献北京样板。

  试点将推出一系列具体改革举措,例如:规范注册资本认缴出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务院配套实施办法关于完善注册资本制度的相关要求;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便利经营主体一码通展、一码通查;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不断丰富外籍和港澳台投资人身份认证数据源,拓宽外资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理范围,为首都经营主体发展创造更规范便利条件。

  二、公平竞争领域工作如何开展?

  《工作方案》提出要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要确保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在要素获取、经营准入、优惠政策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以构建北京市公平竞争议事协调机构为引领、以推动公平竞争地方性立法工作为中心、以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为落脚点,着力构建更加完备、可预期政策制度,统筹推进公平竞争领域工作。

  三、“无事不扰”白名单具体举措?

  推行“无事不扰”白名单试点,是优化本市监管的改革举措。具体包含以下方面:一是“无事不扰”白名单试点工作要求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必要的日常检查应优先采取非现场监管方式开展,最大程度减少现场检查频次。二是落实“无事不扰”的例外情况为:被投诉举报、涉及案件线索、专项检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涉及上述情况,各监管部门可以按照实际监管要求对经营主体开展检查。

  这项改革要求各个监管部门要充分探索运用视频AI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筛查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去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代替传统的“巡街式”“拉网式”现场检查方式,最终目的就是确保政府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管职能维护生产安全的同时,大幅减少监管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打扰,实现监管“高效”而企业“无感”。

  四、“无事不扰”白名单如何产生?

  白名单的产生,是以“风险+信用”分级分类为基础,结合前期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实践,选取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餐饮、物流、养老机构等26个行业领域,组织行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监管部门,对经营主体开展“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综合评估,形成综合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为A类(风险低、信用好)的经营主体纳入“无事不扰”白名单试点推荐范围,再由各区政府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发展重点和监管实际,最终确定试点白名单。

  如白名单内经营主体被发现存在违反守信承诺、严重违法或失信行为的,市场监管部门将及时调整“风险+信用”等级并移出白名单加强监管。若试点经营主体被纳入监管部门高风险等级,则按照监管部门的分级分类标准执行,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

  五、在标准化方面有什么工作计划?

  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提出,要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市市场监管局将立足职能,一方面,推进“标准化+”行动,有效发挥标准化在促进首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将配合市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争取在更多领域进行更多标准创制,更好促进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我们也计划修订《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更好鼓励首都主体进行标准创制。

  六、在京津冀工作方面有什么工作考虑?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间,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多方协作,开展了许多政策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京津冀部分地区实现了跨地区营业执照“办理、颁发、领取”,在食品、药品等领域进行了跨地区执法案件协作,推进京津冀标准一体化等。

  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在2024年,三地将进一步加深合作,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为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

  七、为何更好加强与经营主体的交流?

  市市场监管局部门将探索搭建市场监管“营商环境会客厅”平台,通过邀请企业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为企业讲解相关政策,并听取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及工作建议,更好了解市场需求,为经营主体答疑解惑,构建“亲清”政企关系,服务首都经营主体发展。

  八、如何抓好工作落实?

  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明确任务项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内部跟踪督办;加强宣传工作,讲好营商环境“北京故事”,以企业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开展宣传工作,让社会群众知晓政策、用上政策;加强相关政策解读,关注舆论导向,呼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市局加强对区局的工作指导,结合改革任务开展业务条线培训,增强改革任务系统性,确保政策效果有效释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