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策解读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全文政策解读

日期:2024-05-16 09:27    来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分享:
字号:        

  一、工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场监管局”)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安排,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已连续四年出台市场监管部门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方案,推出近百项改革举措。

  2023年下半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提出新要求。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系统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改革,深入践行“首善标准、监管为民”市场监管文化,市市场监管局汇总梳理2024年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形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方案》内容

  《工作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三个部分。

  工作原则部分明确了市场监管部门营商环境工作原则性要求,将以打造“北京服务”为目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主要内容部分提出九方面三十五条工作举措,一是全面升级市场监管部门准入服务。开展全国首个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化、专业化业务指导与规范指引,形成北京登记注册地方标准,扩展新兴行业领域经营主体公示特色经营事项。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结合自身需要依法进行章程、协议的个性化设计等。二是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将密切关注、及时回应科技创新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反映的突出收费问题,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重点行业领域,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三是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推行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对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全面推广非现场监管,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分析、评估相关监管数据,及时发现处置潜在的风险隐患,实现“风险可控”和“无事不扰”。四是维护安全稳定市场环境。强化食品安全、产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五是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探索产业链质量提升新模式,针对本市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六是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标准”。推进“标准化+”行动,有效发挥标准化在促进首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支撑对外开放、规范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开展首都标准化战略资金补助项目,鼓励各单位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活动,推动标准国际化等标准化工作。七是促进重点行业领域健康发展。推动“广告业十条”落地见效,健全平台企业常态化监管体系,优化认证检验检测服务供给。八是推进京津冀市场监管服务改革协同。推动京津冀登记注册、标准计量和监管执法一体化。推进京津冀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政策一致、流程统一,新增京津冀更多区(市)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领取”。九是提高涉企服务质效。探索搭建市场监管“营商环境会客厅”平台,为经营主体讲解改革政策举措,听取意见建议。

  工作保障部分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工作协同、广泛开展宣传三个部分,提出要增强营商环境改革执行力,强化跟踪督办,形成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合力,鼓励探索创新,争取先行先试,为经营主体发展营造健康发展环境。要广泛开展营商环境政策和成效宣传,讲好营商环境“北京故事”。

  三、《工作方案》特点

  一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更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总结过往改革经验及成果,考虑全市重点性工作,对标国际一流,借鉴吸收其他省市先进做法,全面系统谋划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是突出强调企业群众感受。从便利市场准入到优化监管执法,从促进广告业、平台经济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展到加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落脚点,将打造“北京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目标。

  三是深挖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优势。立足市场监管部门职能,统筹好综合监管体系建设、非现场监管、首都质量强国战略、首都标准化战略等工作开展,强化公平竞争基础性地位,维护首都食品、产品、特种设备安全,兼顾执法温度与效能,在各个具体领域发挥好市场监管部门作用。

  四、《工作方案》关键信息

  关键词: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优化准入;创新监管;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标准化引领。

  文件为2024年年度工作文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