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

日期:2025-11-11 17:52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号:        

  王女士:“感谢综治中心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是你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难题得到顺利解决。”

  近日,一场横跨北京、四川成都两地的工伤待遇纠纷,在北京市丰台区综合治理中心的统筹协调下,通过线上“云调解”方式成功化解。当事人王女士与人社部门达成一致,签订行政调解书,为这起纠纷画上句号。

  该案的成功化解,是丰台区综治中心整合平台资源、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生动实践。

  案情回顾

  本案当事人李先生原为某公司职工,因在工作中受到同事伤害,导致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处于植物人状态,于2005年7月被认定为工伤,伤残等级为一级。

  2025年2月,李先生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其社会保险关系转入北京市丰台区。李先生在成都异地就医后,其监护人王女士向相关部门提起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的请求,却因材料问题收到《工伤保险费用退单表》,相关请求未获得支持。

  制定调解方案

  对此,王女士提起行政复议。收到申请后,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提请丰台区综治中心进行协商调度。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指挥中枢”,区综治中心迅速响应,统筹区法院、区信访办及专业人民调解员等力量,成立专项调解工作组,并制定了周密的调解方案。

  经前期梳理研判,工作组厘清本案两大争议焦点:

  一是2006年的一份执行裁定能否作为判断第三人(侵权方)无力支付的凭证;

  二是当事人是否需就后续持续发生的医疗费用另行提起诉讼。

  同时,区综治中心了解到王女士及其家人远在四川成都,为减轻当事人奔波之苦、高效化解矛盾,在征得其同意后,决定启动远程“云调解”机制。

  远程“云调解”

  2025年7月,丰台区综治中心组织各方召开线上调解会。会上,王女士及其家人充分陈述了诉求与实际困难。针对争议焦点,相关职能部门首先就政策依据和办理程序进行了细致解释与说明,并对流程中可优化的环节进行了坦诚沟通:

  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从法律视角厘清各方权利义务,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引导各方理性看待争议;

  区信访办工作人员与人民调解员耐心倾听,着力疏导情绪,促进矛盾缓和;

  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则融情、理、法于一体,深入阐释法律政策精神,引导双方互谅互让。

  最终,在丰台区综治中心的统筹指导下,经多轮线上协商,各方达成共识,并通过“线上+邮寄”的方式签署了行政调解协议书,让王女士的“心头石”终于落地。

  在此次调解中,丰台区综治中心高效整合司法行政、法院、信访等多方资源,推动矛盾化解从“单一主导”向“多元共治”深化,通过情理法交融的工作方法,既解开了案件的“法结”,也化解了群众的“心结”,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坚实的“平安动能”。

  下一步,丰台区综治中心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效能提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丰台贡献力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