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司法局推动调解工作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法治化建设赋能

日期:2025-04-14 16:37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号:        

  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司法局立足职能、凝聚合力,不断完善多元调解体系建设,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1、以多元调解中心为引领 助力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化

  房山区司法局深化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与区人民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对接机制,带动辖区相关行政部门、检察机关、律师等非诉解纷资源,整合全区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力量,全面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

  陆续建立房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长沟分中心和燕山分中心,参与周边10个乡镇(街道)疑难复杂纠纷调解工作,融入灾后恢复重建、宅基地确权纠纷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功能提供强大助力。

  房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年均开展法律咨询4万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涉及当事人3万余人,助力全区灾后恢复重建和宅基地确权前期工作顺利开展,深入山区、走访平原,帮助多个街乡镇解决宅基地上房屋与土地使用相关纠纷。

  2、以调解组织入驻为支撑 助推综治中心运行实体化

  全区27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强化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职责,指导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驻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加强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村(局)综合治理工作融合互促,分层推进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同时,建强配齐2615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立二级以上人民调解员分片指导、预约参与基层调解机制,助推综治中心调解专家团队建设。

  另外,房山区司法局积极指导房山区中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和调委会”)和房山区建设工程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建设工程调委会”)派驻区综治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负责日常调解咨询接待、申请调解案件受理及调解化解工作,同时对接法院立案庭法官实现司法确认及法院委派案件调解无缝衔接,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中和调委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调解涉民生案件,累计化解劳务合同纠纷57件,涉及金额28.2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等群体的合法权益。

  建设工程调委会接受综治中心委托移送案件调解,调解员深入一线勘测房屋裂缝情况,深挖建筑问题根源并对症下药,制定出最为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促成双方当事人就房屋修建问题达成调解协议并在3日内进行了司法确认,建设工程调委会通过提供专业报告及技术支持,有效提升调解效率和公信力。

  截至目前,2家调委会平均日接待群众100余人次,共受理当事人申请调解案件3512件、调解成功3275件;接受法院委派案件13264件,接受各法官委托现场勘验案件592件。纠纷类型主要涉及劳动争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农村建房、房屋涉水、财产损害等。

  3、以纠纷化解路线图为串联 增强综治中心建设法治化

  房山区深化司法行政、人民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在持续优化多元调解中心多维度联动、全方位衔接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公证律师管理、法律援助、行政复议接待等业务职能入驻区综治中心,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综合机制建设,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提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效能,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提升群众对专业法律服务、高效调解服务的获得感。

  房山区司法局不断深化“诉调对接”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努力实现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闭环,探索建立消费领域纠纷、劳动领域纠纷、体育纠纷行政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

  下一步,房山区司法局将着力加强调解组织体系、队伍力量与衔接机制建设,推动调解工作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打造共联共建共通共享大格局,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合力为房山区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贡献积极力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