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6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庄建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趋势愈发呈现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从单一消费转向多元融合消费的特点。促进多元消费融合工作已连续三年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市各相关单位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聚力机制创新,协同发展生态初显。一方面,强化部门协同、区域联动。2025年,制定实施《2025年文商旅体融合工作方案》,聚焦14项重点活动、16个重点区域及系列支持政策,深化融合工作。依托重点融合活动,推出“票根经济”“第二现场”等创新模式。另一方面,突出政府搭台、市场驱动。为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今年服贸会期间,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等10部门指导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等首批24个行业协会及100家重点企业,发布成立北京市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并配套搭建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
二是聚焦业态融合,多元消费活力迸发。一方面,顺势而为,丰富商业载体消费业态。北京市持续推动新商圈建设和老商圈改造,推动消费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多元体验”转型,2021年以来累计新开商业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市商务局连续两年出台支持商场、商街、商圈品质提升政策,将多元消费融合发展列为资金支持方向之一,累计评出蓝色港湾、首钢园等8个多元融合示范商圈。另一方面,补齐短板,引导商业企业入驻文体场所。市商务局出台实施促进生活服务业发展政策,对餐饮、便利店在公园、景区、体育场馆、博物馆等文旅场所开设门店予以资金支持。北京画院美术馆、香山革命纪念馆、颐和园等10家场馆增设自助售卖、简餐、文创餐等配套服务。
三是聚势活动牵引,乘数效应不断扩大。3月份的北京春季时装周,串联奥林匹克塔等11大地标,联动全市14个区近50家商业综合体推出首发首展、潮流市集等文化消费活动,参与商圈累计客流达1000万人次。4月份的北京国际电影节,进一步强化“电影+美食”“电影+商圈”“电影+旅游”联动,我们组织10个商圈60余家商场1100余家商户参与北京电影生活节,相关商圈客流达3995万人次,同比增长7.8%。刚刚结束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我们推动“中网+平台经济”“中网+商圈融合”,并首次推出“中网嘉年华第二现场”,打造3个超现场、9个观赛派对和7个快闪活动,并推出了全城票根联动。据统计,场内综合消费超3600万元,同比增长44%。北京作为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双奥之城”、历史文化名城,文商旅体资源禀赋优异,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博物馆数量均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助推“票根经济”“第二现场”等创新模式,发挥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用好中央资金支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推动融合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