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关村延庆园作为“两区”建设重点园区,是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美冬奥城建设的重要发展引擎。
中关村延庆园作为“两区”建设重点园区,是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美冬奥城建设的重要发展引擎。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延庆是属于未来的”重要嘱托,主动融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绿色发展为底色,锚定低空产业等特色方向,着力打造京西北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区,实现了从“起步探索”到“加速起势”的跨越式发展。
1.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上下贯通”的工作推进体系
将园区建设发展提升到全区战略高度,区委、区政府全局谋划、立体部署,以管委会统筹规划管理和产业培育、以服务中心专攻招商引资和为企服务、以投资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运营管理,“三驾马车”通力合作构建全方位保障,全区各相关单位共同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协同作战”,打通了政策堵点、弥补了体制缺失,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2.聚焦园区规划建设,夯实“一园两区”创新发展格局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实施《中关村延庆园改革提升方案》,打造“一园两区”新格局,“一园”指的是中关村延庆园,“两区”是指两大片区,即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和国际体育(冰雪)产业示范区。其中,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以八达岭机场和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为核心,重点发展无人机产业,规划了无人机研发制造、实验试飞、防御产业等五大功能组团。国际体育(冰雪)产业示范区以延庆高铁站为核心,结合中关村体育科技前沿创新中心和首都体育学院延庆新校区(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规划了运动康复、体育科技体验等八大功能组团,构建产业链完整的体育科技产业体系。通过完善中关村延庆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优化园区集中连片发展水平,强化空间资源供给,实现园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提升。
3.聚焦特色优势资源,发力低空技术未来产业赛道
自2020年10月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全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来,中关村延庆园大力发展以无人机和无人机反制为主的低空技术产业,先后获评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北京市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集聚了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园区企业航天时代飞鸿公司荣膺“独角兽企业”称号。去年无人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7%,营收同比增长50.2%。低空资源得天独厚。依托八达岭通航机场,拥有374平方公里、真高1098米的空域,免费向企业开放,设立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低空飞行管防一体化平台,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测与管控,可在保障首都低空安全的情况下发展低空产业,园区企业实现“推门就能飞”。应用场景多元扩展,开拓全域无人机应用场景,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实施无人机赋能城乡治理项目,实现对辖区乡镇街道全覆盖、智能化巡检治理。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实现八达岭长城“外卖自由”。推出低空旅游消费季活动,游客接待量屡创新高。产业生态加速形成,落地全市首个低空技术产业园,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支持范围,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显著改善。航天九院无人机装备产业基地、中关村领航科技园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扩展产业承载空间超百万平方米。引入中国机械总院中机科检测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检测中心、航天五院514所、中关村意谷检测等知名无人机检测机构,联合通信运营商部署全国首个“5G-A+北斗”低空通感一体组网,建设低空试验测试场并搭建检测中心平台,形成无人机检测服务新高地。
4.聚焦精准对接高效适配,培育“融合联动”的产业创新体系
引进中国工程院杨凤田院士团队,设立北京氢能航空创新研究院,重点攻关氢能飞机、氢内燃机、氢涡轮机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联合北航、北方工大共建先进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空地协同自主式交通智能控制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联合成立八达岭低空安全研究院,聚焦低空安全领域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军事科学院智能院、中国电子学会、工信部火炬中心等“国”字头创新主体相继加盟合作,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培育无人机及反制装备智造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中心,推动产业高端化与成果转化。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清航紫荆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建成全市首个绿电示范园区,绿电替代比例超70%,披露全市首个园区ESG报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绿色诊断,绿色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5.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打造“以企为贵”的一流营商环境
出台《促进低空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延庆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等“免申即享”针对性政策,与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组建延庆无人机产业基金,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金融支持等多方面为低空技术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中关村延庆园“企业管家”团队全面扩容,不仅实现重点项目服务全覆盖,还延伸至初创小微企业,为企业提供从注册登记到市场推广的全流程暖心服务。在金融支持方面,联动辖区金融机构推出多种定制化金融产品,利率低、审批周期短,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市级“服务包”政策支持,优化一系列“靶向性”政策措施,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一批新兴企业在延庆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下一步,中关村延庆园将深化特色产业开放创新,聚焦优势领域,深化低空技术、体育科技、绿色能源科技等前沿产业布局,持续提升产业链开放度和竞争力。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承接“两区”政策先行先试,持续优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延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