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景剧《师承》最初的监制人身份,到临时进剧组担任片头片尾讲述人,我全程见证该剧的诞生、磨合和最终舞台展现。该剧依据真实案例改编,全面展现海关空港口岸旅检现场的日常与高光时刻。时间紧任务重,导演、编剧、演员、幕后人员全体高效运转,晚上和周末也不停歇。新入职的青年关员到旅检现场还没工作几天,对旅检的概念也许并不熟悉,对海关的荣耀可能还是很模糊的认知,但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却是成长迅速的“新关员浩宇”、经验老到的“李哥”和老关员、授人以渔的“师父”和“科长”、深谙通关经验的“代购”“毒贩”,以及包括“务工人员”“刁蛮贵妇”在内的万千芸芸众生,他们让观众看到了海关工作的辛苦不易、看到了海关关员的政治担当,充分展现了授衔20周年之际的海关准军事化纪律部队的精气神。剧目已到终点,事业永不止步。接力向前,师承传统,各位海关青年将继续岗位建功,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
海关关员,身披峻岭之责、披荆斩棘之勇,是风暴中坚守的灯塔,是贸易律动中潜藏的守护者,我们智慧编织着国门的安全网,以勇气书写着国门的守护篇章。《师承》这一话剧,以一线执法线索,以传承为主旨,以海关关员为角色,向大众展现着一代代传承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排练的循序渐进中,台本成为我们创作的焦点。每一字、每一句,导演、编剧等所有人员都要尽心揣摩、推敲。版本不断更迭,犹如一场舞蹈,一版接一版,推翻又重铸,《师承》话剧台本经历了初稿、修改稿、最终稿、敲定稿……。这种不懈的创作追求,旨在呈现角色最真实的状态。
对于毒贩一角来说,作为全剧中唯一的反派人物毒贩一角,要与海关关员进行“明争暗斗”,既要巧妙地传达出狡黠,又要毫不掩饰地表露对关员查验的恐慌,还要流露出在与关员博弈时的智慧光芒,为此需要细致入微地雕琢每一个动作细节、每一个说话语气、每一个眼神,因为正是这些微小之处构成了他最真实的心理图景。
《师承》以话剧的形式,帮助新关员尽快融入执法角色,通过对角色的体会和了解,了解了海关的业务实际以及“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的精神内涵。作品讲述了一个新关员成长的故事,刚加入的新关员因业务不熟练在查验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所幸在科长和师父的帮助下得到弥补,在吸取教训后不断精进锻炼业务水平,最终用自身专业判断查获要案。编剧将整个情景剧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幕,从生疏、蜕变、成熟三个阶段,以戏剧冲突的形式和新关员入关的主视角,展现出海关以师承方式,传授青年理论知识,帮助青年克服困难,带领青年业务实践,最终培养青年胜任成才,展现为国执法把关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