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竞逐户外运动高地 体育让千年之城“动”起来

日期:2025-10-13 09:23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连日来,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赛事纷呈,惊喜连连。赛艇、皮划艇、帆船、桨板等项目逐浪展开,飞盘、小轮车等赛事吸引青少年挑战极限,骑行、马拉松则带动全民健身。动感的青春气息弥漫全城,不仅吸引了通州居民,更汇聚了京津冀乃至全国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大家以赛会友、挑战自我,共同感受这座千年之城焕发的时代脉动。

桨板邀请赛选手躬身挥桨,在千年运河之上迎风竞逐。

桨板邀请赛选手躬身挥桨,在千年运河之上迎风竞逐。

城市副中心青少年扬帆竞速大运河。

城市副中心青少年扬帆竞速大运河。(常鸣 摄

  帆船赛艇千年运河逐浪

  10月8日,2025第六届北京帆船公开赛在通州大运河上举行。选手们驾驭双体帆船,精准判断风向变化,不断调整帆索,船只在水面上飞速疾驰,激起阵阵白色浪花,为城市副中心带来了一场帆影波光交织的水上盛宴。参赛选手驾帆竞渡、逐浪前行,身影与现代城市景观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水城共融的秋日画卷。

  赛事吸引来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许多家庭扶老携幼,沿河观赛,感受水上运动的活力与乐趣。选手张梓桐说:“大运河两岸风景秀丽、古今交融,充分激发了我的比赛状态。在这里扬帆竞技,不仅是技术的比拼,也是文化的传承,让我感受到了通州水上运动的浓厚氛围。”

  作为京津冀地区高水平水上赛事之一,“京津冀”赛艇、皮划艇精英赛2025年首次落地副中心,吸引120余名选手参赛。“比赛为我们搭建了交流平台,大家切磋技艺、共同进步,还在竞技中结下友谊。”天津队队员小李说。

  以运河为纽带,副中心整合水域与陆域资源,融合竞技、休闲与文旅功能,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生态友好、文化赋能”的户外运动目的地,构建“1+1+N”精品赛事体系,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如今,通州水上运动体系持续完善,古老运河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花式运动尽显青春朝气

  大运河上浪花飞溅的同时,绿茵场与城市广场也洋溢着运动的激情。青少年成为这些赛事的主角,他们在挑战中展现自我,也为城市注入朝气。

  前不久,小轮车公开赛走进通州万达广场,将极限运动的魅力带入商圈。参赛选手以4至14岁少年儿童为主,他们展现360度旋转、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每一次腾空与落地都引来阵阵喝彩。

  飞盘运动同样备受青睐。近日,第四届北京青少年飞盘公开赛与第三届副中心飞盘公开赛同期在通州举行,吸引全国近千名爱好者参与。

  通州“村BA”篮球赛也火热开打,八支村级队伍展开角逐。从张家湾的“体育+文旅”探索,到永顺镇的“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从台湖镇以篮球为纽带赋能乡村振兴到宋庄镇“艺术范儿”篮球联赛,篮球正成为副中心体育新名片。“参加‘村BA’不仅锻炼身体、结交球友,更让我找回学生时代的热血。”潞城村队员刘井鑫楠说。

  绿茵场上,完成升级的通州运河奥体足球场迎来“首秀”——北京通州鹏瑞足球队坐镇主场,迎战中冠联赛对手。

  “体育+”激发城市崭新活力

  通州,这座依运河而生的千年之城,正以多元赛事串联起水、陆、空的运动激情。

  近年来,副中心着力打造“通通来运动”品牌,探索“体育+”新模式,以体育带动旅游、促进消费,让整座城市“动”起来。赛艇划过运河、飞盘飞越绿茵场、小轮车腾跃广场……这些画面共同绘出副中心体育事业的蓬勃图景。

  2025年以来,通州已举办马拉松、龙舟、夜跑、骑游等一系列赛事。依托大运河生态资源,副中心持续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运动品牌,以“体育+”为千年运河之城注入新发展动力。

  副中心还将迎来半程马拉松等多项赛事。金秋时节,运动激情将持续点燃,推动“体育+文旅商”融合,激发城市崭新活力。(孙云柯)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