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创建首批花园式街道 居民领花苗 为家门口添美景

日期:2024-05-22 09:50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朗清园南社区居民管护家门口的绿地。

朗清园南社区居民管护家门口的绿地。(曲经纬 摄

  近日,朗清园南社区被红枫、海棠和弧形花坛围出的半月形广场上,通州区正式启动潞源和北苑两个花园式街道建设。这是2024年3月全市启动“花园城市”建设后,通州区着力创建的首批花园式街道,同时着手5个花园式社区创建。

  早在2009年,北京市就启动了花园式社区的创建,开门见绿、四季有花、和谐宜居,满足居民推窗赏景的“花园梦”。“花园式社区与普通社区不同在于,加强绿化管理,发动群众参与,以点带面,让社区绿化向精品化、花园式发展。”区园林绿化局四级调研员杨文成说。目前通州区已有510个单位获评“首都花园式单位”,43个社区被授予“花园式社区”称号。

  花园式街道率先在核心区试点创建。“目前,东城、西城、朝阳、大兴的4个街道已经被授予该称号,今年全市将创建6个花园式街道,其中城市副中心有2个。”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络处处长陈长武说,北京已印发花园式街道评选范围及条件的相关文件,既有硬性指标也有软性条件。年底前组织专家评审和指标考核,通过后,这些街道和社区才能被授予称号。

  “潞源街道地处城市副中心重点功能区,植被覆盖率超过50%,500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100%,远远超出考核指标,在规划之初就有着很好的自然本底。”潞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常华堂介绍。

  为更好地指导各区开展花园式街道、花园式社区、花园式单位建设,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会同相关单位编制了《首都花园式示范街区建设导则》,对公园绿地包括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三个层级道路,居住区、商圈、学校、医院、产业园等街区单元进行分类分级建设指引。“我们将以此为指导,调动居民积极性,增加阳台绿化等附加值,为创建花园式街道‘上分’。”常华堂说。

  启动仪式上,居民李元惠领到了一盆菊花种苗。退休后李元惠就爱上了种花弄草,阳台上既有观赏花卉,也有茂盛的豆苗菜,她常常参与社区微花园的种植。听说这次领到的菊花种苗,养好了有可能摆到长安街上,她立即来了精神,“我一定得好好养,争取能选上!”

  李元惠是区绿办在全区各街道选出的150户种花爱好者之一。“今年9月底,我们将对发放的菊花成品进行筛选,届时将选出精品菊花代表通州区摆到长安街沿线,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杨文成说。这些菊花种苗不仅是一份参与花园城市建设的礼物,更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朗清园南社区是此次启动建设的花园式社区之一,将鼓励居民参与其中,学习种植绿植的技巧和养护知识,从每家每户养一盆花做起,从小家到大家,树立美化环境的意识,近距离享受城市绿化美化成果。

  据了解,2024年,城市副中心将依托绿道、小微绿地及口袋公园、全龄友好公园、桥体绿化、花园式街区、城市画廊、林荫路等系列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如诗如画的花园城市。(曲经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