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就地过年延续好习惯 垃圾分类不停歇
又是一年新春到,春节期间垃圾也会较平时有所增加,居民节日期间该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垃圾分类工作?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在此倡导: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美丽社区环境文明过春节。
正确分类投放厨余垃圾
春节期间,家庭厨余垃圾的产生量可能远超出平常。丰盛的饮食会消耗大量的食材,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厨余垃圾,在此有关部门呼吁:适量做餐,“光盘行动”,同时要正确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在细节上,首先,不是所有厨房里的垃圾都叫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是指容易腐败的食物残渣、瓜皮果核等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菜帮菜叶、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而厨房中常见的卫生纸、保鲜膜、塑料袋、大骨头、椰子壳、榴莲壳等都属于其他垃圾,应避免与厨余垃圾混在一起。同时,家庭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和有机质,居民朋友在投放时应当沥干水分,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投放至专用的收集容器,并破袋投放,将收纳袋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正确处理废弃口罩等用具
春节期间要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出入公共场所要坚持佩戴口罩。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需要根据使用场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社区卫生站、疑似病例观察场所等地点使用过的口罩,应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桶;有疫情的居住小区(村庄),应当增设专门收集废弃口罩的容器,并设置明显的文字标识,收集容器要有塑料内衬。涉疫人员及接触人员所产生的口罩按医疗垃圾有关规定执行,其他人员口罩按照生活垃圾渠道处理;无疫情的居住小区(村庄),个人投放废弃口罩时,鼓励用塑料袋扎紧投放,有条件的可进行初步消杀(喷洒75%酒精或84消毒液)剪碎后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内。
大件垃圾投放至指定收集点
辞旧迎喜,很多家庭会置办新的家具和大件陈设,淘汰下来的废旧大件家具需要正确处理。大件垃圾是指重量或体积较大,整体性强,需要拆解后再利用或处理的废弃物,包括废旧的沙发、床垫、桌凳茶几、衣柜等。对于这些大件垃圾,当前各居住社区均建立了大件垃圾投放点,居民应当投放至指定收集点。如居民不清楚具体的收集点位置,可先向小区所属街道或物业公司咨询,再进行投放。
低价值可回收物也可卖钱
低价值可回收物,是指具有一定循环利用价值,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有效回收处理,需要经过规模化回收、集中处理才能够重新获得循环使用价值的固体废物。如废玻璃、牛奶利乐盒包装、废饮料瓶、废旧衣物、泡沫、木头等。传统废品回收行业,存在着“利大抢收、利小少收、无利不收”的普遍现象和市场规律,为了让所有资源都能不浪费,让每个垃圾都能物尽其用,通州区采取政府搭建平台,回收企业入驻,预约上门回收的方式,在通州155平方公里内的街道、乡镇试点推广可回收物预约上门回收服务,实施全品类回收,致力于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居民预约回收也非常便利。无需下载APP,在微信小程序内打开“潞晓分居民端”,点击“上门回收”,或在小程序内直接搜索“潞晓分可回收平台”,都可以进行再生资源预约回收。填写地址、时间和回收种类,就可以预约回收人员上门服务,经过称重、现场结算,由回收人员付给居民费用。同时,通过“潞晓分”预约再生资源回收,成功完成订单后还会得到相应的文明积分,汇总到全区统一的垃圾分类积分奖励之中,文明积分可以兑换抽纸、香皂、洗发水、消毒液等日常家用物品。同时,春节期间预约回收,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还可获得双倍积分。除此之外,各社区每周或每月还将进行文明积分整体排名,排名前三的分类达人还有单独奖励。
潞晓分平台所有回收企业均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同时上门人员身份清晰,责任到人,并严格落实防疫政策要求。统一的可回收物价格面向居民公示,回收人员上门回收垃圾时不低于公示价格。让居民放心下单得实惠。
多部门行动护航节日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前端分类、中端运输、末端处理等环节,环环相扣,一环失守全盘沦陷。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接受考验的时刻。节日将至,通州区城市管理委严阵以待,配备足额分类运收车辆,末端处理设施马力全开;区城管执法局持续开展源头分类效果的执法保障;区民政局调度在职党员、志愿者、楼门长等社会力量,确保桶前值守不松懈;区级检查考核组节假日期间不休息,继续明察暗访,指导责任主体落实分类义务;各街镇、环卫作业单位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分类垃圾桶定点消杀等一系列措施,保障节日期间各项垃圾分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垃圾日产日清,有效分类处理,全力以赴为市民做好服务、管理保障工作,使春节垃圾分类工作不打烊。
呼吁市民简约低碳过春节
自2020年五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起,许多社区和街道已经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和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等设备设施配置日趋完备,居民可以在家中自备“两桶一袋”,即其他垃圾桶、厨余垃圾桶以及可回收物收集袋,分类收集家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据实际情况在正确的时间段集中投放。
市民在欢度佳节的同时应秉持“绿色、环保、循环、低碳”过节的理念,拒绝铺张浪费,提倡减少聚餐活动,请客吃饭时不忘“光盘”行动;走亲访友选择简单包装的礼品相赠,抵制过度包装;外出就餐倡导文明餐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勺子等一次性用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本市已经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毫米),居民外出采购需要格外注意,避免污染环境。通过将低碳环保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延伸到节日的方方面面,从而帮助减少节日期间的垃圾产量,用源头减量的方式践行垃圾分类,让我们的城市更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