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都花园城市开启了全面建设阶段。作为重点区域,城市副中心2024年将在梨园镇启动建设1个花园城市示范街区,沿玉带河西街、九棵树西路等建设10条城市画廊,另外在小中河桥等5处桥区实施1500米桥体绿化,预计2025年相继完成。
绿化带展现城市花园景观
近十年来,通过大范围植绿补绿增绿,城市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辖区森林覆盖率达33.7%。2022年,副中心成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一批新建公园给市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
“森林城市建设强调要夯实大生态体系,花园城市则是要提高整个城市的宜居度,打通绿色空间和人居村业之间的最后500米。”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琼介绍。
2024年,通州区园林部门将在梨园镇建设1个花园城市示范街区,项目位于云景东路街区两侧绿化带,总长约500米,将提升1万余平方米的城市花园景观。同时,建设10条城市画廊,分别为玉带河西街、玉带河东街、北苑南路、梨园北街、北杨洼路、临河里路、九棵树西路、群芳中一街、群芳中二街、群芳中三街;并在小中河桥、芙蓉东路桥、耿庄桥、丁各庄桥、潞河中学铁道桥等实施共计1500米桥体绿化。
示范街区引入梨花创意元素
副中心首个花园式街区怎么个建法?高琼介绍,园林部门将花园式街区细分为花园式街道、无界公园、花园式街区单元三大类型、八大类别的花园场景,通过增绿添彩、空间融合、主题标识、共享共建等方式,增加不同场景的色彩层次、绿化形式等。项目将遵循“微介入、针灸式”的改造原则,以保留为主、改造提升为辅,改变云景东路过去设施陈旧、植被单一等问题,实现“百姓走出家门就像是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的期望,打造副中心首个花园城市街区层面的先行示范样板。
在梨园中学段的街区优化方案中,以“梨树”为核心打造阶梯花园、能量驿站、梨花溪月三个城市空间,构筑“老幼友好型”共享空间。针对其中外露的电箱、生硬的围墙等进行格栅美化、软景美化,在绿带补植地被与花乔,同时增加休憩空间、更新健身设施,营造“一树梨花一溪月”的主题景观,实现行者有路、坐者有椅、憩者有荫、赏者有景。
在花园式街区周边,副中心还选取了10条道路建设首批城市画廊,营造具有城市彩色生态景观效果的线性画廊空间。每条路在各自特色基础上,将启动针灸式个性化改造。
“道路绿化不仅是城市脉络、交通绿廊,也是老百姓的生活场所。针对建筑风貌杂乱、公共空间无序等问题,我们着力从绿化角度解决,形成统一的城市风貌、有节奏的景观变化和植物特色组团。”高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