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朝大街充电站。通州区城市管理委供图
2025年以来,通州区城市管理委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累计安装充电接口220个,涵盖主干道沿线及大型居民区等多个关键区域,为百姓绿色出行提供便捷服务。
不少拥有电车的通州市民近来欣喜地发现,身边一批充电场站相继投用,如特来电北京通州科创五街充电站、通朝大街充电站、中石化龙禹通州居然之家充电站等,为日常出行带来了充足的电能补给。
其中,通朝大街充电站与太玉园充电站因为临近居民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两个充电站共配备52台快充终端、30台慢充终端,实现平均充电等待时间缩短68%,充电成本低于周边15%,惠及附近约3.2万居民,构建起覆盖李老新村、太玉园等居民区的一刻钟充电圈,填补了区域新能源补能缺口。目前,两站日均服务车辆超600台次,成为居民家门口的“能量驿站”。
针对居民反映的充电设施噪音较大的问题,通州区城管委联合属地部门及建设运营企业多次现场勘察,创新采用“快速车道级”支架式倾斜隔音板,在充电车位与居民楼间筑起隔音屏障,很大程度隔绝、吸收了充电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安装后噪音平均降低12分贝,充电噪音扰民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夜间充电扰民的投诉也大幅下降。
此外,充电桩的背后也有创新技术为充电服务赋能。通朝大街充电站和太玉园充电站均接入特来电云平台,具有负荷均衡调控与设备故障预警功能。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平台还开发了两层安全防护技术,实现充电安全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为居民充电安全保驾护航。(孙云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