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平谷丫髻山庙会开幕,将历时18天。这是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已有500余年历史。今天,京西妙峰山庙会也同时开幕。
丫髻山庙会属地刘家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庙会为游客打造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祈福纳祥之旅。登山打卡祈福路、诚心诚意祈“福”牌、步步登顶祈“福”带,舍粥舍福饼接“福”善……2025年,丫髻山景区在回香亭新设立一处“金钱眼”,游客可前往文创屋换取专用铜币,再将铜币投入孔洞,以此祈愿好运和财富。
庙会期间,70余档花会表演是一大亮点,包括秧歌、高跷、什不闲、中幡、小车会等,数量较往年增了一倍。不仅有来自北京各区的表演队伍,也有来自河北和天津的中幡、花钹跨鼓、小车会、龙灯等精彩的民俗表演。
丫髻山庙会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本地传统特色农副产品,还有“桃花扇”与“福桃”系列雪糕、冰箱贴、祈福饼干等文创好物。此外,本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来到现场,展示拓印、剪纸等民间技艺。游客可以体验拓印,能身着汉服穿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之间,也能参与松棚驿站的农事体验。
今天早上七点刚过,妙峰山就“醒了”。山道上,人群络绎不绝;景区内,粥棚、馒头棚前排起长队;舞狮、中幡伴随着阵阵鼓声、人声。一年一度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妙峰山庙会如期举办,即日起至5月12日,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近百档传统民间花会将陆续聚集于妙峰山景区,共襄盛会。
妙峰山的清晨微凉,可挡不住赶会的热情。景区工作人员杨潮玉说,从凌晨开始,已有香客陆续上山。
妙峰山庙会始于明代中后期,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每年举办两次,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为春香,八月初一前后为秋香,其中以春香为盛。作为华北最重要的庙会之一,妙峰山庙会保留了华北地区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吉祥文化,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传承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2008年,妙峰山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妙峰山庙会分为文会和武会,文会包括馒头会、鲜花会、茶会等;武会主要是表演性质的,包括五虎少林会、高跷会、小车会等,并用地道的香会语言再现明清香会盘道、打知、换帖、叫门、参驾等内容,展现传统庙会的历史风貌。”杨潮玉介绍。(朱松梅 张骜 郭颖庭 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