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2019年北京两界联席会议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高峰论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宁滨表示,建成京津冀智能综合交通系统,使之成为交通强国的示范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制定标准,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专用通讯等先进技术,推动京津冀智能综合交通系统的发展。
论坛上,宁滨发表了题为《智能综合交通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的主旨报告。他表示,智能交通是把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交通领域。在京津冀智能综合交通系统中,“智能”包含智能物流、智能客服、智能制造、智能维护、自动驾驶等技术。比如未来即将开通的京张高铁就要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在京沈高铁上已经做了一些测试。
宁滨表示,打造京津冀智能综合交通系统,需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专用通讯等技术。大数据的科学利用,对于拥堵治理、交通安全、事故预防等,都会有显著提升。
宁滨表示,目前不缺乏大数据,缺乏的是顶层设计和统一标准。而建设京津冀智能综合交通系统就是要放在国家发展的大局,站在构筑京津冀交通新格局、辐射“一带一路”及全球的高度去谋划这个系统的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和标准制定。
据悉,目前京津冀三地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地方交通标准体系建设,相对而言,北京的经验较丰富,覆盖领域较全面。总体来说,三地现行的交通标准内容存在着复杂的交织关系,且未形成科学的交通标准化协同发展机制,很难发挥标准化在区域交通发展中的优势。而国家重点发展的前沿交通技术如车路协同、智能驾驶测试、交通大数据接口等技术,先天上对区域交通标准的协同提出了要求。(骆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