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393平方公里!天津划定生态红线
天津市近日发布了《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陆海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393.79平方公里(扣除重叠),占全市陆海总面积的9.91%,形成了“山水林湿海”的系统保护格局。
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基本格局为“三区一带多点”,“三区”为北部蓟州的山地丘陵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湿地区和南部团泊洼—北大港湿地区;“一带”为海岸带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多点”为市级及以上禁止开发区和其他各类保护地,主要包括青龙湾防风固沙林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区、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贝壳堤分布区等。
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各片区主导生态功能分为10个类型。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防风固沙生态保护红线、河滨岸带生态保护红线、地质遗迹—贝壳堤生态保护红线等5类;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包括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红线区、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红线区、重要渔业海域生态红线区、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区生态红线区、自然岸线生态红线区等5类。
天津市环科院工程师郭健介绍,国土空间角度有三大空间,即农业空间、城镇开发空间和生态空间,生态空间依赖生态保护红线来保护最重要、最特殊的、必须严格保护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必须进行严格的用途管控,按照禁止开发区的要求进行管理,保障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2014年天津市划定了永久性生态保护区域,从面积上来说,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95平方公里,占天津陆域国土面积的10%;永久性生态保护区的总面积是2980平方公里,占天津陆域国土面积的25%。两个区域叠加后,超过了天津市面积的四分之一。“按照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天津永久性生态保护区域和本次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两个管理制度将来一并实施,空间上有重叠的按照最严格的标准实施管控。”郭健说。
马上就访
对接形成完整的区域生态保护系统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刘刚
天津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政策及时出台,对天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天津重点承接的是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这些产业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不同,它们对土地空间的依赖度不高,因此不会对承接产生限制。
另一方面,近年来滨海城市围海造田形成的危害已经凸显出来,湿地减少导致城市内涝,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导致赤潮等发生,更是直接威胁到城市发展和市民健康。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能为天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提供一个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天津必然要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入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是要为打造这样的环境提供保障。
此外,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比如天津蓟州盘山紧邻北京,为北京的“后花园”,海河自古就有“九河下梢”之称,三地生态具有高度关联性。目前,三地已经相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接下来,三地应尽快在边界上进行对接,确保临近区域生态系统都得到保护,形成完整的区域生态保护系统。(丰家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