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影评 (市财政局 代亚轩)

日期:2021-11-02 16:45    来源:市直机关团工委

分享:
字号:        

  有幸赴电影博物馆观影,看此革命题材之电影,初观之尚神游,站在新时代之后人视角,不免存骄逸之感,亦或存事后诸葛之能,而随故事情节之推进,望启蒙先辈之远影,顿觉自身之渺茫,觉悟之不够,颜色之不正,视野之狭隘。

  前行者大抵是看不到光明的,弃自身之独安于不顾,愿粉身碎骨撞响黑幕下的昏钟,不惧烟销云灭却要点起湿柴的星火之光,这种精神,万古长亮而照后世,千载传颂而寄民心。个人之苟图衣食,虽无作奸犯科之恶名,亦却如蜉蝣存世朝夕不存之渺茫,也似斥鷃蹦跳而逝难感九万里之玄妙。

  非若人人可比大钊先生,时代之画卷似展非展,开题之难犹如撞天,黑云压城众人难免茫然,唯有鲜血可使旧貌改换新颜。浪漫之革命精神何来,凡心所向,素履以往,哪能闲庭之中图徘徊。唯有此公之姿态,可昂扬信步,笔墨文章配枪杆之烈唤起我华夏人民之精神及行动,推翻压顶三山。其一人之力渺小也,其传马克思主义于国内,其功成必定有我之决心,初聚萤火之光,而后使龙光射牛斗,使蜀日唤犬吠。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自不必独自嗟叹,胸有万丈光明,脚下荆棘何妨,自有五洋捉鳖之气概。我以我血荐轩辕,谁能动我之精神,我以主义启民智,谁能撼我之民族。大义觉迷,谁可禁言,自古人言,甚于江川。混沌之中,方向不明,朽木充堂,谈何正行。盘古觉醒,一斧乾坤开,日月自此周天运始,大钊先生咆哮,必吓得宵小禽兽自哀胆寒,使大道之光可触可见,让后人谈笑凯歌还。掩耳岂能盗铃,堵塞自会决堤,穷途之人求天昏地暗长久,而大钊先生持普罗米修斯之火,必定要驱散严寒,让黑夜打颤。纵火光式微,又有何妨,纵舍身自燃,又有何惧。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自有着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决绝!谁不爱温柔乡,谁厌烦玉盘珍馐,大钊先生文人风骨之盛,亦爱学问之海遨游,盼哲史风流常伴,然念及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又岂能独自抚高山流水于桃源,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非钟期既遇,奏流水则有惭。知音何处觅,苍茫大地,乌云所附覆盖处,布尔什维克人。自抛兴趣不顾,投笔从戎,文人之大道也,大钊先生胸怀广大,有穿透宇宙之视,窥探千古之能,以担道义之铁肩,写就千古理论文章,拾起斧头镰刀,筑起民族前行之路。虽无浑欲不胜簪的无奈,却有沉浸泥泞之艰难,此前进一步,泥沼更深,此后退一步,全身自安。然,大钊先生退一步,中国革命的道路便退一步,兜售人格和信仰,成全自己狭隘之私情私欲,虽能自保,但民族之希望将更加晦暗,一代人又接着一代人亦可能长期处于苦难。大钊先生眼神坚毅,心中有儿女情,亦有为国为民之万丈豪气,必是不可退,向前,向前。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洋务失败,戊戌变法又步后尘,三民主义亦正道亦偏航,诸此等等。大钊先生何其聪明也,何其坚毅也,于蒙尘中取珠,从椟中奉龟玉,并一直初心不变,任他风吹雨打,何顾雷霆雨露,他强任他强,我自岿然不动。然,愚公之移山,不在一时,匡扶大道,历久弥坚。敌人残忍,不顾天理之昭昭,罔顾民之心所向,不查大道之滚轮,以丧心病狂之行,杀害大钊先生。从此,天地为之变色,汗青不免流泪,呜呼,大道已有,却不见公之身影,阳光初照,难觅公之神姿。为承先生之志,后辈安敢半分停歇,其中代表,毛主席也。二十八画生之自信奇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宇宙之志,定国安邦之策,从图书馆走向田野,横穿湘江,眺望橘子洲,走上井冈山,以实事求是之明,擘画出结合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实践。大钊先生与毛主席,年纪相差无几,英雄所见略同,同信一个主义,同赴一条道路,他们的精神与天地同在,他们的言行与日语争辉。

  今人站在历史交汇之口,回首前辈创业,感念萧瑟秋风中的希望,以史为鉴,顿觉大道不孤。自不必问一局曾经度几春,也不必管兰亭已矣,梓泽坵墟,历史天空的颜色常变,而至今长红。感恩先辈,铭记先辈,一代代奋斗者应集绿己之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