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顺义:“今年少开三成会!”
“会议少了,再也不用天天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了。”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实有人口管理员周楠说,如今,每天行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通过手机终端连接镇综合执法中心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务、上报问题、处置案件。
而此前,周楠每天都在微信工作群、各种各样的会议、五花八门的电子材料汇报中度过。“党支部群、创城群、治安群、环境整治群……一天到晚,此群不响彼群响。”
像周楠这样陷入“文山会海”的一线工作者,在基层比比皆是。但他们都被这些东西牵着鼻子走,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沉下身子、服务群众?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顺义区推进基层减负,精简文件会议、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让一线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的困难和多办几件民生实事上来。
2019年以来,顺义细化任务分工和责任落实,为基层减负划出“硬杠杠”。全区每周二定为“无会日”、每月第二周为“无会周”。截至目前,全区印发的文件数量同比减少53%,会议数量减少32%。“除此之外,我们也提高视频会议比例,各镇街干部不用再跑到区里开会,节约了他们的时间。目前,全区性会议中采取视频形式的达到50%以上。”区组织部负责人介绍。
马坡镇创新“拼会”形式,把镇里的工作动员部署会、整治现场推动会及领导基层调研三会合一。马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组织镇村领导干部、相关科室负责人、网格员、村民代表到整治一线,这样既能面对面的给百姓解决问题,也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仁和镇为提高基层治理效率,把各种力量整合在一起。“流动人口管理员、环保巡视员、食药监察员、安监员等多个部门协管力量,选配组成仁和镇专职类协管员和综合类协管员队伍,作为网格员分别划入全镇25个村(居)组成的网格体系,让基层网格治理深入到百姓身边。”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2019年以来,全区党员干部围绕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反馈的问题,推动主动治理与“接诉即办”相结合,重点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顺义承办的市政府服务热线管理中心交办的群众诉求,每月均超过1万件,与2018年同期相比呈现逐月上升趋势,全区各部门各属地在主题教育中激发动力、顶住压力、主动整改,群众诉求响应率均保持100%。(张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