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下沉基层“打捞”涉水问题 64名水务专员派驻街道
11月27日中午,北京市水务专员进街道(试点)工作启动会刚刚结束,市水务局排水管理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高丹坐在原位没挪窝儿,掏出手机赶紧拨通了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电话,自报家门,预约时间,11月28日和11月29日,她就会以水务专员的身份到酒仙桥街道报到上岗,开展工作。
从即日起,市水务局为朝阳区和丰台区的64个街道各配备一名水务专员,共同参与基层水务治理工作。
用高丹的话说,要下沉到街道和社区,把居民身边的用水难题都“打捞”上来。她盘算了一下,把社区可能遇到的涉水问题一一列了出来:路边井盖可能因为管线堵塞导致污水溢流,管线失修造成地面轻微沉降可能影响通行,井盖没有防坠网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老旧小区低洼院落可能污水无处可排,部分河段和小微水体还存在垃圾、污水入河等水环境脏乱问题……
包括高丹在内、一个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水务专员队伍进街道、入社区,直接为民服务,这是市水务局创新尝试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主动作为、向前一步,打通治水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水务“接诉即办”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转变,从治标向治本、提升水务基层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水务专员首先就是做好水务政策宣讲,“他们要宣讲水务领域的政策法规和常识,让基层单位和市民了解水务。”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说。其次就是要收集基层水务需求,收集需要市、区水务部门解决的问题,“假如居民觉得家门口的河道两岸环境需要提升,水务专员就会将信息收集,再提交相关的区级或市级单位处理和反馈。”另外,水务专员还将对辖区内的水务领域问题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搭建工作平台,协调解决基层水务问题,并学习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法。
按照工作要求,水务专员要经常性开展水务服务工作,每月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天,解答群众问题。水务专员进街道的工作由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市水务局分中心牵头负责,他们会定期了解专员工作,建立报告制度,将问题分类梳理,并按照管理职责转派有关单位。
潘安君坦言,当前,全市水务工作中还有很多困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难题,从近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涉水问题看,在夏季高峰供水时段,部分区域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老旧小区还存在供水能力不足和水黄的问题;汛期,低洼院落、老旧小区还存在积水、排水不畅、污水溢流等问题;部分河段、小微水体还存在垃圾、污水入河等水环境脏乱问题。派驻水务专员就是为了及时掌握、反馈并推动解决市民身边难题。在“接诉即办”上,努力实现有事随叫随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在“未诉先办”上,努力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积极探索基层治水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运行体制机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叶晓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