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日期:2025-03-04 09:09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情况并答记者问。

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情况并答记者问。(武亦彬 摄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3月4日下午开幕,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政协履职、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开放、民生保障、“三农”工作……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回答了12个中外记者关心的问题,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刘结一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谈经济

  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5%,实现了全年主要预期目标。在回答经济形势相关问题时,刘结一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日新月异。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刘结一表示,只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经济议题历来是全国政协履职的重点方向。刘结一介绍,一年来,全国政协围绕一系列重要经济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委员们深入地方、企业和高校,就区域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主题讲政策、出点子、聚共识,推动形成合力。

  谈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引发世界热议

  “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机勃勃,一系列科技成果接连亮相,一项项‘黑科技’闪亮登场,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智能装备快速普及。”刘结一说,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深融合,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占79家。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无人机飞夜空放“赛博烟花”,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引发世界热议。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

  “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全国政协议政建言的重要着力点。”刘结一说,委员们提出的针对性、前瞻性对策建议,得到主管部门重视和采纳,全国政协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让新质生产力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动力。

  谈弘扬传统文化

  首个“非遗版”春节长假消费更旺盛

  2025年,迎来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首个‘非遗版’春节长假,大家过得更精彩、消费更旺盛。”刘结一回顾,春节电影票房、观影人次双双破纪录。传统文化与高新科技跨界融合,爆款迭出。过境免签政策带火“中国游”,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50%,创下历史新高。春节“申遗”成功后,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44个,居世界之首,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作为,为文化强国建设广集良策、广聚共识。”刘结一说,全国政协将继续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助力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谈对外开放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现场,一位巴西记者用中文自我介绍。刘结一首先为这名外籍记者的中文点赞,并借此回应他关于中国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具体缩影。”这番话引发了与会记者会心的笑声。

  刘结一表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和参与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一道,共享机遇、共创繁荣,共同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他说。

  谈民生保障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政协离大家很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刘结一说,“一老一幼”等民生议题是牵动亿万家庭的民之关切,也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国之大者”。

  刘结一说,大家关注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等,同样是广大政协委员的牵挂。在中小学校园,委员们推动落实好“双减”政策;在城镇养老机构,委员们以“一碗热汤的温度”让“夕阳红”老年友好型社会更具暖度;在边疆卫生院,委员们研究如何让基层群众“家门口”看病更有“医”可靠……人民政协为人民,全国政协将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紧盯“急难愁盼”,真情服务群众,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大家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谈“三农”工作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过去一年,我国‘三农’发展交出亮眼答卷。”刘结一介绍,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超过33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实际增长6.3%和6.5%,乡村全面振兴展现新气象。

  全国政协始终高度关注“三农”工作,充分发挥“三农”领域院士委员多、专家委员多、基层委员多的特点,深入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委员们实地调研的足迹遍布11个省33个地市,提交涉农提案600多件,反馈了大量社情民意信息。还聚焦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基层政协委员、一线种粮大户参加座谈,直接听取基层声音,集思广益,推动政策落地,取得扎实成效。

  谈履职亮点

  2024年100多个国家的朋友走进全国政协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刘结一亮出了全国政协履职成绩单。一年来,全国政协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各项履职工作不断深化。其中,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组织重大问题专题研究42项,举办各类协商议政活动85场次,办复提案5000余件,报送信息1万余篇。

  “进政协”是邀请国际友人到全国政协参观交流的一项品牌活动。现场一位埃塞俄比亚的记者就提到自己2024年参加了这一活动。刘结一接过话头介绍,2024年7场“进政协”活动,吸引100多个国家的朋友进入全国政协,有的外国朋友说,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武红利 孙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