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光,女性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她们也是代表、委员,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者,是为发展献良策、为群众发声的百姓代言人。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她”风采,绽放光芒;“她”力量,热辣滚烫。采访女代表、女委员,记录她们的履职故事。
张海鸥代表:
做患者靠得住的药师 当人民信得过的代表
快人快语的全国人大代表张海鸥,面对采访,反而先抛出了一连串问题作为开场白——哪些药不能在开车前吃?处方药用量和说明不一致该怎么吃?同一种病开了好几种药应该按什么顺序、什么要求吃?
“上网查查是吧,这个回答和我们大多数顾客的答案一致。但网上的信息就一定正确吗?”作为北京白塔寺药店的一名执业药师,张海鸥守着自己的三尺柜台十几年,日复一日面对买药顾客的咨询、求助,让她对此类问题感受颇深。
“吃了含有解热镇痛类药物的复方感冒药,就不能再吃退烧药”“不同的降血脂药叠加使用要谨慎”“焦虑和抑郁情绪除了吃药缓解,也要及时就医”……这样的用药叮嘱,是张海鸥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当前,市民群众普遍对用药风险的认识不足,科学用药知识、疾病防治方法、健康生活理念等普遍缺乏。”在药店组织的“药师下社区”活动中,张海鸥和同事们打开居民家的药箱,过期的、药效冲突的、没有冷藏储存失效的……让她看了很心急。
如何把好百姓科学安全用药这一关,让大家入口的药吃得“明明白白”,不仅是张海鸥从业十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更是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要在履职中着力推动解决的事情。
“药学服务需要从‘医院’向‘院外’延伸,从‘买药’向‘用药’延伸。”在张海鸥看来,社区药店、执业药师、家庭医生……直接面对百姓、离居民最近,把好科学安全用药这一关,责无旁贷。
以自身经历为例,2009年,张海鸥成为一名执业药师。彼时公众对药师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药店里穿梭于一排排货架之间“卖药的人”。如今,公众对药店的需求正朝着大健康管理的内涵拓展。慢性病用药监护、疾病预防、小病治疗……十几年来,张海鸥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不只是帮助大家科学安全用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的信念早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药粒虽小,责任却大。张海鸥坦率地说,目前,我国执业药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群众健康需求仍然存在差距,执业药师行业也存在着注册率增长但在岗率低、社会认知度低、专业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等问题。
带着百姓就医用药的诉求,张海鸥在近两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多项建议——完善零售药店功能、在百姓“家门口”开设“药学门诊”、从学校抓起开展健康用药科普、加快推进药师法立法进程、推动药学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改革、鼓励药师使用AI工具辅助荐药……
“当代表、提建议,跟诊病开药一样,需要找对病因、摸准脉,对症下药。”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张海鸥对自己的履职充满信心,“三尺柜台前,要做患者靠得住的‘药师’。走进会场,要做人民信得过的‘代表’,为更多百姓的健康做实事儿!”
刘洪悦委员:
做中国故事讲述者 书写履职新答卷
“大家好!欢迎收看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我是悦悦……”笑容亲切、主持风格活泼,宛若邻家女孩,是许多观众对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制作人刘洪悦的印象。眨眼,她已经做健康养生类节目16年了。
鲜为人知的是,不仅在节目里向观众科普健康知识,节目之外,刘洪悦也经常做公益,逢年过节去养老院主持联欢会,为爷爷奶奶做义工。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她更加关注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的需求,努力在更大平台为他们鼓与呼。
刘洪悦2024年提出的一件提案,就与她在基层养老机构从养老护理员那里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有关。
72岁李奶奶摔伤后只能卧床,同住的女儿女婿负责照顾老人饮食起居。几个月之后当老人情况告急,家属才不得已求助养老机构提供居家养老照护,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掀开老人的被子,一股腐臭扑鼻而来。“养老照护人员只能用剪刀把褥疮导致的腐肉从被褥上剪下来,才能帮助老人翻身擦拭处理伤口,四个月后,李奶奶离世。”回忆至此,刘洪悦神色黯然。
这件事引发了她对失能老人照护的关注。随后她走访养老机构,和一线护工交流,发现卧床失能老人的照顾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普通人缺乏专业知识,但普遍因为一些负面新闻,对养老院、专业护理人员不信任。在专业人才方面,也存在较大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年轻养老护理员职业荣誉感低,许多从业者有职业困惑:“家里人觉得这份工作不体面,是伺候人的活。社会上也总质疑我们在养老院是不是打骂虐待老人了。”
她在提案中,呼吁更多力量帮助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提升社会美誉度、增加薪酬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队伍。2024年,这份提案收到办复证书,她成就感满满。与此同时,她也开始思考媒体宣传的侧重,“一条社会新闻,确实可以让大家看到一些现存的漏洞。但作为媒体人要有良知,不能为了博流量而简单操作新闻,应该把报道做得更加全面客观。”她说。
她此前提交的另一份提案则与另一个身份——中国红丝带大使相关。刘洪悦关注到,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年龄以18至22岁为主。于是她提出了拍摄青少年性教育系列宣教短视频的提案。提案立案后,得到了有关单位的积极办理,她也在自己制作的融媒纪录片《我的朋友,是医生啊!》中进行专题报道,科普艾滋病防治知识,播放量破千万次。
委员身份是荣誉更是责任,刘洪悦忙碌又幸福,她坚定地说:“我要讲好中国故事,用实践与担当不断书写履职新答卷。”(武红利 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