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组织召开2023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海淀区人民政府、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最新进展、重要成果、下一步工作等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以来,北京市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改革发展模式,加快智慧城市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内生动力日益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4060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为44.3%,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226.7亿元,增长10.6%,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是标杆政策首发首创,形成数字治理新体系
大力开展制度创新,建立以《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治理能力。2023年以来,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发布《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规划(2023-2025)》,发布《数据清洗、去标识化、匿名化业务规程》技术规范。
二是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筑牢智慧城市新底座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着力点,以新基建为抓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出台《“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2023-2025年)》,高效发挥光纤通信网络基础支撑和融合赋能作用。截至三季度,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10.4万个,当年新建2.7万个;实现五环内全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和典型场景精准覆盖;累计千兆固网用户200.7万户,当年新增66.3万户。初步统计,本市已形成1.2万P的总算力供给规模,其中通用算力8672P,智能算力3402P,超算算力340P。我市云服务商在津冀、晋蒙区域部署的智能算力约为4082P。
三是标杆技术巩固战略性优势,催生孕育数字化产业新集群
全国人工智能顶尖研究机构在京聚集,自然语言、通用视觉、多模态交互大模型等关键算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微芯研究院获批牵头建设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伙伴计划,发布总量612TB的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算力券政策10月份发布以来,为模型创新企业提供了1076P的智能算力。百度“文心一言”、智谱华章“智谱清言”等15个大模型产品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并正式上线,在全国占比达80%。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已启动500平方公里建设,部署智能网联乘用车、智能网联客运巴士、无人配送车、无人零售车等八大场景739台自动驾驶车辆在区内测试使用,构建新一代数字出行一张网。
四是试点突破数据资产化关键环节,初步形成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数据二十条”,率先创建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发布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创建方案和政策清单。出台数据资产首登记、首交易、首入表和首开放等创新的奖励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实现牌照落地,发放27张数据资产登记凭证,数据交易规模超过20亿元。北京测绘设计院完成全国首笔空间数据交易。六家医院数据流通交易在全国率先破冰,其中积水潭医院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数据估值1000万元入股。
五是开放场景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城市运行、产业发展和市民新生活
加快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全市已有103家企业完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全面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智转型”行动,支持551家专精特新企业大幅度提升数字化水平,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看样学样”,推动昌平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进回天地区和城市副中心数字化社区建设,打造基层治理“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北京模式。“京通——京城办事通”注册用户已达1900余万。
六是搭平台促合作,联动优化数字营商新环境
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为主体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体系。在13家市级委办局和各区探索推进首席数据官制度,在全国率先打造政产学研协同的企业首席数据官培育模式,现有企业首席数据官150余人。海淀、朝阳、通州、石景山、门头沟等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交易、元宇宙等特色产业园区,数字经济“一区一品”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北京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始终处于引领者和先行者的角色。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数字时代,机遇与挑战同在。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条例》为统领的规则制度体系,超前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不断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大力发展量子信息、互联网3.0等未来产业,持续提升数字人才的规模和质量。
下一阶段,我们将携手各区各部门凝心聚力谋发展,发挥好数字经济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压舱石”和“发动机”作用。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是加速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等数字经济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数字跨境流动便利化制度建立,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深化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
二是加速打造国家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推动数据训练基地、区块链枢纽节点等重大项目落地,在自动驾驶、医疗和大模型训练领域推行监管沙盒和市场准入白名单机制,预计明年会有更多央国企和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数据总部在这里落地。
三是加速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实现能级提升,努力在交易量、交易规模、交易品种等方面全国领先,支持市属国企开展数据资产化试点,培育更多的数商、数企。
四是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京津冀算力廊道,形成以智能算力为主、通用算力和超级算力多元协同的首都地区算力供给体系。
五是加速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伙伴计划,打造基于自主软件框架+芯片的AI产业图谱,推动通用大模型实现国际对标和生态构建,促进垂类大模型在政务、医疗、金融、工业领域商业化落地。
六是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智慧城市“七通一平”数字化底座支撑能力,在“三医”数据联动、数字化社区、超高清显示等领域谋划推出新一批标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