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山灯花善缘老会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大华山灯花善缘老会,是平谷区大华山镇大华山村的民间花会组织,当地俗称“灯花老会”。据传组建于清朝中叶,以创始人“景善缘”之名命名,历经五代传承。
灯花老会与“散灯花”民间习俗相结合,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三天走会。届时,狮子、什不闲、吵子等11档花会流动表演。
大华山灯花善缘老会以尊师重道,会规会礼严格规范,规模浩大,演艺精湛,影响深远著称。清朝皇帝曾御赐“大华山灯花善缘老会”会旗。
后北宫善诚老会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后北宫善诚老会,是平谷区大华山镇后北宫村的民间花会组织,据传,组建于清朝中叶,以创始人“景善诚”之名命名,历经五代传承,会规会礼严格。
后北宫善诚老会,最初带有传统神灵崇拜、吉祥信仰等色彩,主要包括吵子、什不闲、小车会等8档花会。服饰、化妆、兼神秘和古朴之美,表演多为即兴,侧重“逗”,集“情”与“技”为一体,整场演出以动作为主,音乐为辅。
平谷民间有多则善诚老会故事,代表性的有《狮子跳山涧》《大敗万人会》。
安固村老会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固村老会,是平谷区夏各庄镇安固村村民自发组建的,集小车会、高跷会、什不闲等多档花会为一体的民间花会组织。
安固村老会源起于清光绪十一年,由村民熊进福、张廷元、张廷恩组建第一档“狮子会”,此后会档逐渐丰富,它主要经周汝新-王兴-郭全祥、熊士合-贾翠凤-张海荣、张秀华,六代“会头”继承发展。
老会内部有严格会规、会礼。每年正月初五、十五于村里表演,还会参加平谷域内各大庙会活动。
“安固村老会”是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集合。